展会直通车
秋冬面料展(interTEXTILE)
产业对接 路有多远---写在第11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暨辅料(秋冬)博览会召开
产业对接 路有多远
---- 写在第11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暨辅料(秋冬)博览会召开
纱线是产业的基本元素
纱线的内在品质和外观特征决定着纺织终端产品的特性和用途
纱线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产业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综观任何新面料的进步和发展,无一不是先在纤维领域开始革命性的创造。我国面料产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就是在新型纤维和新型纱线的强力推动下,正在成为世界面料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纤维、纱线领域关于市场、关于时尚的话题,也正在升温。专家算过一笔账,如果有30%的企业都生产时尚性纱线,这对国内面料企业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这个比例再高一些,其创造的价值又会有多少?综观纱线产业的发展,对纱线产业链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纱线的时尚性理解不够、专门的纱线设计人才奇缺等原因正制约着我国纱线产业和面料产业的全面对接。
市场对接——距离不短
对纱线的商业化市场概念远没有对面料和服装产品的认识深刻;
纱线只是原料,不是产品的观念还比较深;
面料产品的质量提升和纱线关系不大。
浙江的色纺纱、特色纱在全国有着特殊的地位,除了企业在品种开发上的快速反应外,和市场的密切结合是重要原因。记者采访过一个只有3万锭的浙江色纺纱企业,老总的办公室就是一个产品样板间,说起不同纤维原料混纺产生的效果,老板如数家珍,他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和面料企业的沟通,以提供更实用的纱线。
但是目前拥有这种能力和意识的纱线企业在全国并不占大多数。确切地说,在纱线的市场化进程中,提高纱线竞争力的认识在纺纱企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谈及纱线的市场化运作,也远不如谈面料和服装的市场化运作来的顺畅。主要原因就是多年来在纺纱企业中有一个传统认识:纱线只是原料,不是产品,它的消费者是企业,不是市场。好面料是通过先进的印染工艺和后整理水平来实现的,但这和纺纱企业关系不大。记者采访过很多企业,深深感到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不在少数,这并不是说企业没有这个能力,主要是市场意识不够。尤其在中西部企业,这个现象更加突出。
已经在国内举办过两次的中国国际纱线展,在听企业进行产品介绍时,印象很深的是国内企业对纱线产品的认识角度和国外企业不同。不少国内参展企业在给客户介绍新型纱线时,其用途说的并不多,更多的介绍则集中在纱线生产的工艺和技术上,至于这种纱线产品适合织造哪种面料,这种面料又适合生产哪种服装,听到的就更少了。相比之下记者在国外厂家听到更多的则是详细介绍纱线的适纺性,用这种纱线织出的面料特点和市场用途,这种不同的思维意识带来的对比给人印象深刻。
记者曾在中国国际纱线展期间,问过数十个参展厂家的销售人员一个共同的问题:“面料展看了没有,你知道面料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纱线吗?你们的纱线适合哪种面料?”听到的比较集中的声音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到那边去看。我们是卖纱的企业,面料企业拿我们的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他们的事情”。
一个“他们”,折射出不少纺纱企业对面料产品的心态。
时尚意识——有待提高
纱线的时尚性包括设计与工艺的结合,多种纤维原料的混纺交织,多种科技元素的普遍应用,通过这些手段创造出传统纤维没有的新颖风格。我们在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够。
法国的纺织品能够一直走在世界前沿,是因为他们的时尚设计从纱线开始就饱含着浪漫、典雅、精致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这与历史上的多次文艺复兴源于这个国家密不可分;意大利成为时装王国的重要成因,除了这个国家在耐造业的独有优势外,特殊的文化元素成为他们纺织品设计风格的主要内容。
我国纺织面料与国际水平在技术上相差并不大,有些地方和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目前制约面料水平的关键是品位的提升,以及对色彩的把握、运用和创新。通过视觉效果将工艺与技术有机的结合并充分地展现,最终达到提升产品品位的目的,是我们在这个领域突出的薄弱环节。
记者参加过数个围绕纱线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论坛,发现了一个很具共性的问题,参会者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人员,他们对新产品的关注,更多的是集中在某一个技术细节如何处理,某一个技术工艺怎样解决,至于面料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纱线,纺纱企业在产品开发上如何保证下游企业对新型纱线的需求,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则很有限。对于如何提高纱线的时尚性,听到的就更少了。
在一个国家级的面料产品发布会上,有一个大型纺织企业总工程师提出的问题让记者记忆犹新,“企业接到了海外的样单,从纱线到织造,我们在工艺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产品出来后,我们并不知道这种面料适合做什么。最终产品的市场用途,企业并不了解。企业的产品开发每年都入围国家级的新产品行列,但就是没有订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样,和服装设计师进行关于面料的对话时,听到的不少话题也是来自他们的困惑,“很多国产面料我们拿到以后,不知道这种面料可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而国外的面料一拿到手,它的时尚性、季节性、人群性非常突出。市场定位明确,这是最重要的。”
上游服务于下游,仅是为生产而生产的开发行为,这种现象在国内众多的纺织企业中还有不小的市场?
软肋突出——人才奇缺
不论是纺纱企业还是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够熟练地将各种纤维巧妙配伍,形成多元混纺纱线,再织制成具有独特特色面料的技术人员十分有限。
在参观近几届的中国国际面料展时,有心人会注意到,河南洛阳白马集团推出的新产品系列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利用竹纤维等新型纤维推出的棉织物面料不论手感、风格都十分注重纱线的应用与组织结构的有机结合,产生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目前这个企业新产品的产值占企业产值的70%。白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们请来的台湾设计人才分不开,从台湾带过来的“商品企划”意识,使得白马的产品开发走的是从纤维设计一直延续到产品后处理的开发之路,并将这条路走得风声水起。
但像这样的专有人才,在目前众多的纺织企业中可谓少之又少。在纱线的开发过程中,构成纱线纤维混纺成分越复杂,其面料的手感、性能和风格越高,对工艺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对技术人员对新纤维的了解和应用也就要求越高。只有开发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各种新型纤维的主要特性,正确确定各种新型纤维的混纺比例,将定性混纺上升到定量混纺,才能使各种纤维性能达到最佳化,继而为面料提供最适纺的纱线。
目前,在我国出口的面料纱线中,平均纤维比例是1—3种,而进口的面料纱线平均纤维比例是5-8种,这就是说,在我国出口的面料纤维中,以单纤维混纺和两种纤维混纺的纱线为主,而国外的面料纱线一般是5到8种纤维混纺为主,这种纤维比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外进口面料的附加值远高于我国,价格是我国出口面料价格的3-5倍。
我国在利用多组分纤维混纺改善纺织品服用性能方面明显表现出开发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如何将纱线的品质、外观、功能和面料的开发有机结合,还缺乏充分的整体把握。能够熟练地将多种纤维巧妙配伍,形成多元混纺纱线,再织制成具有独特特色面料的技术人员则十分有限,很多企业一是基本没有这个概念,更缺乏在这方面配置专门人才。
而这恰恰是制约纱线时尚设计的软肋。
系统工程——还不配套
从纱线到织物设计,再到后整理加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目前这个产业链的机制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沟通。
目前,我国面料出口的主要渠道是大型印染企业,他们从国外采购商那里得到订单后,开始在国内采购,面临的问题是国内织造企业一般只生产常规产品,对于一些成分比较复杂的混纺纱线面料,纺织企业从试纺、试织到成品出来,通常不能满足交货期,最终导致无法成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面料纱线成分一复杂,就找不到加工企业;而新产品开发的一些企业,又由于信息和销路等问题,使开发成本和风险加大,尝试的企业日益减少。于是,多种纤维混纺纱线面料的开发和应用,便成为阻碍纱线和面料有效对接的一大难题。
还有对技术工艺的要求,由于纱线在棉纺织行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对纱线的技术装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更好的纺机设备和专配件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个呼声在业内也越来越高。所以从满足终端产品的要求出发。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技术装备和技术配件,正在成为众多纺纱企业迫切的呼声,众多纺纱企业主管设备的人员说到这个问题,都在强调国内的专配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对成纱质量影响不小。并呼吁国内设备制造厂家能够为纺织企业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产业升级我们付出了很多,实现产业链的完全健康对接,还需要全行业假以时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