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纺织业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黄伟基 台湾纺拓会 秘书长
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好朋友,大家上午好!
在这边向大家汇报一下台湾纺织业在过去这些年,我们走过的一些途径,我相信是值得大家参考的。今天报告的内容,大家都有资料,我们纺织业对于海外投资的脉络,跨国布局和国际化管理的现状经验,还有对大陆企业走出去的策略提供一个建议。
台湾纺织业对外投资的脉络发展的很早,大概1960年代开始就有业者到海外去布局。特别是在1970年,特别是1972年的时候到东南亚去发展。到了90年之前,所以很多工厂没有办法盈利下去,他们只好把厂往外搬。90年代中期以后属于比较大规模的所谓海外布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台湾的远东纺织在上海、江苏带动了新的一拨。2000年之后,纺织业在香港有一个调整脚步的措施,最后再来说明,这个不再细说了。
台湾纺织业发展的历程。
1980年代,台币升值,配额限制,最低工资,土地成本飙升,制衣厂外移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南非、塞班、东加、斐济,这是汇率,一下子涨得非常厉害。
到了90年代的时候,特别在1994年加拿大、美国跟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这个部分来讲带动了新的一拨海外投资潮。当时蒋经国先生在1988年开放了所谓大陆探亲,让很多原先在台湾的厂家开始把生产布局往中国大陆沿海这个地方进行,我们开始是由广东省,福建为主,到了90年代有一部分厂家发现越南的工资非常非常低,所以就到柬埔寨去。
纺织业的中上游,我刚才谈到是下游的制衣厂,上游的化纤厂,纱厂这个部分的投资是从96年开始,投资上海跟江苏的化纤厂。当时也有一些很好的思维,但是没有进行。2000年之后,大陆实施了劳动合同法,特别是规定了最低工资,再加上腾笼换鸟的政策又到了别的地方。
纺织业布局来讲。
80年代后期,跟现在大陆上的情形是一样的,年轻人不愿意去打工,制衣厂到海外设厂。这个部分来讲,本来他在台湾的厂是1000人,500人的厂,一旦去了海外以后,就变成了3000人的厂,这个里面所需要的面料,辅料基本上从台湾来采购,也因为这样子制衣厂一下子扩充了倍数,让在台湾的织布业者,纺纱业者跟着扩厂。所以90年代,人们纷纷在化纤上面做到了高度抽丝。97年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出口金额达到了166亿美金。之后来讲,由于中国大陆纺织业发展的崛起,也影响了台湾成长的空间。在织布跟染整厂的这个部分,我们的新光合纤是1993年开始投资杭州、泰国。
接下来报告一下海外布局非常成功的案例。
中国国民党所属的中央投资开发公司在1989年跟越南谈好了一个合同,胡志明市政府合作设立开发南西贡计划,引进了很多人进驻。排水、废水他们给处理,降低了污染的成本,还有电力的稳定度也能够提高。他整个的模式是依据当年在高雄加工处的模式来建立胡志明市的这个工业区,这个今后可以去考虑,是一个群体方式进行海外的投资。
第二个案例,台南企业。主要以服装代工生产为主,投资1亿,导入SA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让他在2000年股票上市的时候,财务效益达到非常好的一个基数。
再看第三个案例,台湾的旭荣集团,它本身采用的是全方位的品质、质量管理,再加上量身打造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及非常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使旭荣集团在海外几十个、上百个客户都可以去查看他的订单,在旭荣的哪一个厂生产,颜色是不是正确,什么时候可以出货,奠定了他在十年之间从50亿台币的规则成长为160亿台币的效益。
关于大陆企业走出去的策略建议。
台湾企业在2000年之后,对于海外的投资布局,第一个考量的是有什么东西是在台湾还可以做,有什么样的东西在台湾做不了的,必须到海外去。
能够在台湾做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具有核心能量的部分留在台湾,包括我们谈到的创新、研发、设计,财务控管、贸易方面的事情。所谓留在海外做跟到海外去布局,我们统称为企业定位策略,或者产品定位策略。
定位成功了以后,再看我到哪个地方去设厂,市场是什么样的市场,如果是为了欧洲市场,就要考虑到非洲南部,或者是柬埔寨,是为了美国市场,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在墨西哥,还是在撒哈拉以南的地区,我们有的可以委托他生产,委托他代购,他已经符合了社会责任的认可。
第二个部分讲,人才资源。
到国外来讲,劳资关系非常重要。越南、柬埔寨虽然是开发城市比较低的国家,他们有合法的罢工,还有如何应对非法罢工,我们跟当地的公安,跟中央的公安。还有越南的问题,我们要好好考量一下,用越南的纱织成布到那边就是零关税,如何掌握你的投资国,他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都要做仔细的考量。
我非常赞成陈健陈部长所提的,群体的方式、开发区的方式去做,让很多的企业不必到海外单打独斗,发挥集体的力量。就拿江苏来讲,我们要是圈一个比较大的地方,上下游可以相互整合资源,当时他们没有采纳,如果采纳的话,台湾纺织业在大陆江苏的地方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