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布局构建纺织业新竞争优势
——张小济 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

  尊敬的王会长,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活动,我的题目是“构建纺织业新的竞争优势”。
  
  讲这个事情,我想纺织业,我们老想把这个脉络理得清楚一些,纺织服装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
  
  我们讲到投资,投资后面跟得就是产业转移,历史上产业的转移,由于传统纺织工业进入的门槛比较低,资金技术的门槛比较低,那么又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在国家和地区之间,比较优势转移的,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70年代,发达国家就搞了多种协定,就是怕纺织工业的这种跨国产业转移,对他们本国的纺织业构成过度的竞争压力,影响他们就业,采取了这么一种方式。
  
  乌拉圭谈判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把这个协定取消,又重新回归到一种不受这种配额,这种贸易壁垒干预这样的一个市场。那么我们国家按理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全球的纺织服装业我们是三分之一的市场。
  
  说个大数,在我们手里,因为没有这个协定了,它相对于是自由竞争的产业,问题就来了,前一段是纺织业产业向我们转移,订单向我们转移,那么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我们现在又面临的竞争也开始出现一些。包括我们说“走出去”。
  
  “走出去”什么意思,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产业向外转移,那么我们的企业,我觉得在讲投资的时候,我们是把大事看清楚,我们不能再守着订单过日子,现在可以说还没有到订单大量流失的时候,但是有一部分开始流失,我们现在订单上还是最大的,所以我说叫坐山虎,你守是守不住的。从大事上来看,产业的逐步转移,梯度转移这个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所以我们企业要敢于做惊险的一跳,从国内到国外是一跳,从制造业向流通领域转移那也是惊险的一跳,所以对很多企业是面临着这样一个考验。
  
  我想从贸易的角度看看这些数字,大家手里都有课件,可以看见全球贸易的格局从05年以后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从纺织品,我们把纺织品服装,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是分开的,从纺织品出口的份额来看,我们是增长非常快的,除了欧盟之外,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有变化,但是不如我们这么明显,可以说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潜在的优势也有一定程度的发挥,那么总的来讲,从绝对额来讲,纺织品服装贸易是增长的,但是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还是在缓慢的下降,现在已经是不到4%,这也是一个大势所趋吧,因为其他的产品,从贸易的价值量,比如说定性设备,他的价值量是非常大的。全球制造以后,就显得在贸易额里头,再加上供应链比较长,所以在国与国之间的供应链比较长,所以他会把贸易量加上去,所以纺织的贸易量相对来说是下降的。那么服装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化跟纺织业也是差不多。我们在2011年市场份额基本扩大了三倍,这是讲的总趋势。
  
  那么全球纺织贸易和其他有不太一样的,就是需求和供给是高度集中的行业,80%的进口集中在发达国家,它的进口市场是非常集中的,而出口也是相对集中,那么亚洲就占了全球的57%,所以供求两方面,看的很清楚,集中度非常高。再有一些国家纺织业的出口,对他们整个贸易来说至关重要,像孟加拉超过8%,柬埔寨超过50%。
  
  纺织品和服装不同,纺织品有的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上这些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80年代我们到纺织行业去看,纱厂女工是很多,现在我们到纺织企业看,耳目一新,看不见什么人,也就是说企业在许多产品上,资本技术密集程度是相当高的。如果细分的话,有些行业,我想比咱们说的高新技术产品、IT产品的资本密集型程度不差到哪去。
  
  我们做统计分析的时候,发现这两个行业,其实要把纺织拆成纺织和服装,那么具体到纺织这个行业的话,资本密集程度是很高的。
  
  我们也去调查过一些企业,他们拿出的产品给我们看,很好的产品,技术含量,里面采用的什么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都是非常前沿的。
  
  所以对这个行业,我觉得可能要有观念上的转变,当然在座的都是业内人士,对这个是比较了解的,当然这个跟投资是有很大关系,要把这个分清楚。
  
  我们纺织产品既是消费品,又是服装的原料,所以在投资的时候我们也考虑到这种特殊性,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竞争是什么?
  
  大家都觉得好像现在是被逼的,我们必须要走了,说压力来自哪里?
  
  当年我们2005年多种行为协定要取消的时候,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他们做过一个分析,就认为大量的订单会向中国市场转移,而且是做了基于企业调查。
  
  那么其中企业给的回应,并不是说中国在成本上有绝对的优势,而是说中国最大的竞争力来自于他的市场规模。我们现在能在全球市场上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除了我们劳动力充裕,我们讲成本的竞争优势,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这些年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大力的推动下,也是企业顺应市场的趋势,搞的产业集群,还有供应链,这个使我们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更加显著。
  
  现在大家看到确实国内成本增加比较快,那么企业表现如何呢?我们在沿海地区很多生产地方也做了调查,当地的政府给我们讲,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过度依赖成本的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更新设备,没有什么品牌的这样一些企业是扛不住,当地政府也认为这样的企业,你连市场价格,汇率调整5%都承受不了,这个企业即便政府帮你度过难关,你过了今天这一关,你可能也过不了明天那一关,可能一部分中小企业被淘汰也是难免的。
  
  另外大家讲到来自需求方面的竞争,除了经济不好以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些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传统产品也相对是饱和了,我们还想希望这些传统产品市场能够再有什么大的发展,这个恐怕也不现实。所以从统计数字上我们看到有一些曲线,我们增长率上去以后,就从最近这一两年,两三年,这个曲线从比较陡的往上爬升开始走平了,还没有下来,市场份额还没有减少,只不过看到已经在上面横着走了,所以对我们的压力还是明显的。
  
  世界贸易组织他有个题目,咱们做全球制造的这么一个题目,各国都在参与,他们的数字做了一个轻纺工业,不光包括纺织服装了,也包括其他一些轻工业,比较优势做了分析。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其他国家,像柬埔寨、越南在这方面的轻纺工业方面的优势高于我们,当然大家对这个数值也是仅供一个参考,并不是绝对的竞争优势比我们强,而是从他自己角度来讲,跟其他行业来比,或者说他跟其他国家对这个行业的依赖程度来讲,他是比我们更高。当然看到后面,像印度、印尼、泰国这些,包括欧洲一些国家,纺织品工业的显现优势还是存在的。
  
  第三个问题,讲到境外投资的选择,面临这么样一个情况,我们到底应该往哪里去,到海外去投资的目的是追求什么吧。我想和其他行业向海外走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一,成本追求型。希望到低成本的国家投资建厂,提高自己的接单能力,利用自己的接单能力和管理能力到那里建厂。这是一种做法。
  
  二,技术追求型。这种在细分市场上,从前的这些合作伙伴,发包商或者供应商,因为我们很多是接单生产,贴牌生产,我们上游或者下游,就是替我们卖产品的,或者是给我们下订单的,或者向我们提供技术和原材料这样一些企业吧。对他们进行并购,那么通过建立研发机构,利用海外优质的人力资源。
  
  大家老说我们缺品牌,技术方面、开发方面不够,如果我们仅仅立足于国内,因为我的产品如果是在海外,我仅仅在国内做是不好的,最好是到海外利用他们的资源,因为纺织品的里面文化含量太大了,你要适应当地的消费者,在国内的设计确实是不行。
  
  三,市场追求型。开拓发展中国家的新市场,建立销售渠道,加工生产能力,收购品牌等等。刚才陈部长也讲了,现在新兴经济确实它本身的市场需求也很大,刚才中国东盟秘书长也谈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国家对这个方面的需求,市场也在形成,我们眼光不要老盯着发达国家市场,还要关注新兴国家市场。
  
  我们最近到发展中国家去看,一个是本身市场有需求,另外他们发展自己工业的时候,纺织服装也是相对对他们来说比较容易的产业,门槛相对比较低,所以他们也很希望中国的企业去投资,帮助他们发展企业。
  
  最后一种,资产寻求型,收购海外的优质资产。这个就情况比较多,我们也接触到这样一些企业,比如说在欧洲,在一些发达国家长期做服装业的一些家族企业,由于新老更替,年轻人不太愿意接父辈的班,所以这些企业也希望有人能够接过去,他们唯一的希望,我想可能不光是为了钱,更多的是希望事业能够继续下去,所以像这样的一些优质资产,其实也是我们企业应该考虑的。
  
  有一个资料,我们现在在制造业操作工的工资和孟加拉、柬埔寨这些大概差多少,我有一个数字,我觉得还是大家有参考价值的,比如说上海的操作工每个月是439美金,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数字,实际上这个成本还是差的很多,这是供一个参考,这是越来越明显,前几年还不是很明显。
  
  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在品牌营销网络还控制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里。所以我们“走出去”,不但是一种被动的做法,而是应该看作一种主动的做法。
  
  我们实际上是把这个产业维持下去,继续发展,很关键的就是企业能“走出去”,从被动的接单,到走出去打市场。真正能做到出去这一步,我们还有20年、30年,没有问题。如果我们这一步走不出去的话,就会一点点被人家吃掉,市场一点点失去。
  
  一些先行的企业,看到海外的低成本,而且在海外的投资建厂也尝到一些甜头,也不是今天才走的,已经很多年了,有些企业早就出去了,但是我觉得相比品牌、营销这些来讲,你换一个低成本的地方,如果这些没有解决,还是原来的订单,你只不过是把企业的生命周期稍微延长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个思路企业是一种选择,我想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
  
  并购品牌营销在这个领域投资,我觉得价值更大。
  
  当然最具价值的我觉得是培养一批中国的国际纺织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最大的出口国,但是我们在人力资源问题上,特别讲到国际经营能力这方面,我们是个弱国,谈到“走出去”,恐怕很多企业头疼的就是人的问题,过去我们说外语人才是问题,现在这个不是问题。你要到那去会营销,去组织他们一起来研讨、创新,这种复合型的人才是太缺了。我觉得在一些企业里头看到了希望,我们清华北大,包括海外留学归来的,到我们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纺织企业里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在那里他们觉得有作为,那么通过这样的一批企业,吸引全球的优质人才,才能构建我们纺织服装工业继续向前走,走得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