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纺织强国靠实干!众院士共同揭示未来5~10年产业发展重心

  “十三五”末,中国纺织行业已先于众多制造业产业实现强国目标。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中国纺织业的完美转身并非纸上谈兵。2019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面向203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研究》设立专项 “重点领域技术短板与技术发展路线图” (2019)。通过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得出:纺织产业、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以及家电产业已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同多个专业协会、相关高校等组建“纺织技术与装备”技术路线图课题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担任。30多位专家通过深入调研纺织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密切跟踪最新进展,认真梳理短板技术,对行业技术需求和各领域技术创新发展目标、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总结,并最终形成2019年“纺织技术与装备”路线图。
     
  12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重点对2020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的变化情况,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进行分析和解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周志成、关桥、俞建勇、单忠德,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卢山以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制造业业界专家、项目组成员、媒体记者和专业观众100余人参与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在致辞中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进展顺利,成果显著,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和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是中国工程院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研究项目,制造强国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工程院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做出的重要贡献。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从2015年开始每年持续发布,能够系统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判断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分析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中的问题,前瞻预判发展态势。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自2015年开始,每两年发布一次,对开展创新活动,引导社会资本、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
  
  钟志华表示,今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攻击,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制造强国指数和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引导广大制造企业,科研教育等专业研究机构,探索制造强国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源向中国制造业的战略重点领域,有效集聚,切实把院士、专家们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加快制造业强国的新动能。
  
 “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自2015年开始,两年滚动发布一次,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编制发布了两版“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指导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重点对两年多来十大重点领域,以及新增四个传统产业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介绍了技术路线图(2019年版)的编制修订情况,并展望了2030年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以2019年版技术路线图为基准,并参考了2017版关于航空发动机的路线图,预计到2025年,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电产业五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建材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四个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对纺织技术与装备领域路线图分别从背景及现状、优先发展方向以及战略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详细解读了纺织纤维新材料、纺织绿色加工、先进纺织制品、纺织智能制造与装备四个优先发展方向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现状、发展瓶颈、高水平发展目标和路径,对我国纺织制造业从“大而强”走向高端引领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纺织纤维新材料方面,俞建勇介绍了行业在基础纤维材料,包括功能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材料、可降解纤维、废旧纺织品纤维循环再利用以及高品质高效制造,战略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和无机高性能纤维,以及前沿纤维材料方面,行业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纺织绿色加工方面,行业将重点围绕绿色化学品、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术以及非水介质印染技术着力推进发展。 在绿色化学品,行业将在绿色纤维油剂助剂及催化剂、环保型PVA替代浆料、绿色表面活性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纳米涂料、功能整理剂等方面加大创新。在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术方面,则会围绕低温节能印染新技术、分散染料免(少)水洗染色印花技术、活性染料低温无盐染色、高速喷墨印花技术、低给液印染加工技术、多组分纤维织物短流程印染技术、非水介质印染技术设立明确目标推进创新。在先进纺织制品方面,俞建勇分别就高品质纺织消费品、功能纺织消费品、个体防护健康用纺织品、智能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以及战略新材料纺织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介绍。在纺织智能制造与装备方面,纺织行业将围绕纺织智能工厂/车间、纺织智能系统与检测、纺织装备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提升。据介绍,未来五到十年,在纺织装备方面,行业将并行推进化纤装备、纺纱装备、机织与准备装备、针织装备、印染装备、非织造布装备、服装和家纺装备以及纺织成型装备技术的发展。
  
  俞建勇在报告中还表示,为了“纺织技术与装备”技术路线的稳步推进和落实,并最终实现中国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纺织行业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标准体系建设以及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沟通等方式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当然,就中国纺织业的未来发展而言,已实现纺织强国,但这并非终点,正如众多专家和企业所言,纺织强国建设,我们仍在路上,尚需行业付出更多努力,持续提升自身实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秋鸿对电力装备领域的新版技术路线图进行解读,电力装备技术路线图涵盖发电装备和输变电装备两大发展方向,指明了火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等能源装备的发展方向,深刻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的融合趋势;同时,分析了电力装备由大变强必须解决的关键零部件、关键工艺、专用设备等瓶颈,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参与本次修订工作的72位院士、500多位专家在深入调研我国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密切跟踪全球产业技术最新进展,认真梳理各个领域存在的短板基础上,对企业技术需求和各领域技术创新发展目标、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关键装备等进行细致的修订,形成2019年版技术路线图。新版技术路线图是目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中最具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成果和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创新决策依据。《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发布后,将向社会公开发行。同时,中国工程院也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广大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用好技术路线图。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自2015年开始每年持续发布,社会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客观评价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权威性的指数。该指数能够系统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判断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分析中国建设制造强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前瞻预判发展态势。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单忠德分别对《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报告》显示,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印度9个国家2019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排名及所处阵列相较2018年均未发生变化,美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依然持续高于各国,处于第一阵列,综合优势突出;德国、日本稳居第二阵列,相对优势明显;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阵列,中国居前。从2012–2019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来看,各国对美国的追赶虽从未停止,但美国制造业霸主地位持续稳固,中国成为整体提升最快的国家。
  
  从我国各分项指数来看,“规模发展”仍是制造强国进程中的主要支撑力,制造业总体上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发展路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三项数值合计值在九国中仅排名第六,与第一、第二阵列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从分项数值来看,因受以现价美元口径计算的制造业增加值指数值增幅不足以抵消制造业出口占比指数值降幅的影响,中国“规模发展”分项数值出现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随着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谨防规模发展的趋势性下滑。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成为各国中唯一实现“质量效益”分项数值持续增加的国家,但因绝对差距明显且提升幅度较小,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弱项。我国与发达国家主要差距体现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上,且“制造业增加值率”提升乏力也同样值得关注。
  
  得益于“全球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的强势表现,我国“结构优化”分项数值实现回升,但“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基础产业增加值比重”指标连续四年下降,凸显了我国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此外,在制造业企业2019年销售利润率下滑0.96个百分点的影响下,企业运营困难加重,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下降,造成中国“持续发展”分项数值继2017年后再次出现下降,应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稳中向好,正按照预定目标推进发展。“十四五”时期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持续推动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