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出口退税率调整 纺织服装外贸企业生存众生相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发布日期:2007-04-26

    由于国家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占资源)以及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下调出口退税率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表示,尽管出口退税属于结构性调整,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随着国家加大调整的力度,低附加值、低价竞争的企业将被挡在市场的门外 。 

    以前,每年两次的广交会,维科集团下属宁波敦煌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南都是从宁波乘飞机到广州。而今年,他与员工一起坐火车过来参加第101届广交会。从飞机到火车,周晓南的交通工具成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利润下降难以为继 

    受去年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调整等因素影响,宁波敦煌进出口有限公司这个年出口纱线五六千万美元的企业,利润减少了超过500万元,这让原本已经利润微薄的企业感到举步维艰。“坐火车过来参展显得有些寒碜,但也没办法,企业节约成本已到这个份上。”周晓南介绍。 

    尽管出口退税调整让企业面临着经营成本上的压力,但周晓南能理解政策的出发点,比如中国贸易顺差现状、外汇储备以及货币政策的挑战等,对纺织品等行业的出口退税等进行调整,是有利于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的。“与汇率浮动的风险相比,出口退税下调对企业来说,接单风险小一些。” 

    近日,又传出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进一步调整的传闻,有说服装出口退税率即将从13%降到11%或者9%,也有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将由11%降至9%,这让周晓南感到忧虑,他无法不担忧企业的未来生存。 

    事实上,尽管出口退税率屡次下调,为了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数量来维持工厂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敦煌公司也在单价方面做出一些让步。周晓南透露,本届广交会所接订单中一些产品的价格已低于生产成本3%。 

    周晓南承认,他们也在想办法尽快顺应这个大局,如不断投入资金改善生产技术等。“但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纺织服装行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宏观政策调控的步伐一旦太快,很容易引发这个行业无序竞争和大量工人失业。”周晓南的愿望是:希望政府出口退税调整的步伐稳一点,不能操之过急。 

    因关税倒挂而放弃出口退税 

    “您好,欢迎致电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我公司主要从事锦纶切片和化纤等产品生产,做大做强是我们的战略方向。”这个温柔的自动语音背后,是中国最大的锦纶生产基地。 

    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新会美达,是全国首家引进锦纶6设备技术的生产厂家,并与1997年成功挂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锦纶6系列产品出口企业,其锦纶切片的产能已经列入了全球前5位。即使拥有如此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深厚的市场基础,该公司总经理梁湛潮还是承认:“日子并不好过。” 

    回忆起最近一次出口退税税率的下调,纺织品一些产品从13%降低到11%,梁湛潮介绍:“对我们来说,就是成本上每吨增加了400多元人民币。”而梁湛潮听说,这个出口退税率预计还会进一步降到9%,“这样成本将增加800多元,影响实在太大了。”梁湛潮说。 

    梁湛潮所在的行业还存在着一个特点,就是“关税倒挂”。按照关税特点,越是深加工产品,关税税率应该越高。而新会美达的主要进口原料己内酰胺的关税却高达9%,此产品在其他国家的平均关税是4%左右,锦纶6的关税却低于原料关税。近几年,原料价格的飞涨、高企的关税以及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多重因素,让梁湛潮感到苦不堪言。 

    “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利润率是多少吗?2.5%还不到!”梁湛潮说。 

    在多种政策的“夹击”下,尽管去年新会美达的出口额还保持了6000多万美元,却主要以旗下的三资企业名义进料加工出口,从而避免了高关税和关税倒挂,并放弃了出口退税。梁湛潮对此解释说,一方面是企业在尽可能地通过行业协会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并寻求政策支持和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年来拖欠出口退税的情况,对企业资金周转影响很大,索性选择了其他出口途径。 

    梁湛潮认为,一个企业不能把自己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出口退税。但如果要全面完全取消退税必须有个前提:在其他政策方面跟国际接轨,比如关税政策,让企业都处于一个起跑线上。“如果解决了关税的倒挂问题,就会使我们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那企业也可以不指望那部分退税的资金。” 

  在调整中求生存 

    “前几天听说纺织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又要调整,我心里一惊,后来知道国家还没正式批准,才心安些,但也很忧虑。”北京铜牛进出口公司财务部经理孔春妹表示。作为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中的一员,她希望出口退税不要调整为好。 

  铜牛进出口公司是一个国家正式批准的外贸流通公司,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及销售企业的铜牛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去年,该公司出口约6800万美元。 

  此前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到11%,让孔春妹感到生存空间更小了,打击太大了。因为纺织行业本身就是低附加值和低利润,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汇率调整和出口退税率降低的政策,可谓是“雪上加霜”。 

  孔春妹承认,出口退税对公司产品的价格影响很大,比如在年初给客户报价的时候,就预计了退税会降2个百分点。但如果要进一步降到9%的话,“这个影响就比汇率的影响大多了。因为汇率是一点点降的。而现在是一下子损失两到四个百分点,损失太大了。”孔春妹说。 

  孔春妹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去年,铜牛进出口公司出口68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8800万美元,销售收入4.12亿元,最后的利润只有数百万元。 

  为了生存,铜牛采取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做法。比如优选客户,多生产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有意接一些高档产品订单;2006年2月,铜牛集团在密云建了一个2000人的工厂,这样可以省去中间环节,能够降低些生产成本。 

  今年,他们又提出了要建立技工贸一体的企业。“我觉得调整产品结构应该是一个长时间的目标,并且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孔春妹坦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和复杂的贸易环境中生存。 

  对出口退税“免疫” 

  “每次退税政策的调整,其实是上下游整体联动的,利润率还大致维持原来的状况,大家基本上是各有相让。”山西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财务总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尽管和许多外贸公司一样面临着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双面“夹击”,这家矿产品进出口企业却似乎有“免疫力”,经营状况没有明显变化。 

  根据记者掌握的信息,今年一季度,该企业的经营状况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该财务总监表示,虽然从数字上看,企业发展没有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但事实上企业的压力比以前大多了。 

  “但是这是国家整个大的经济需求和宏观的环境造成的,作为企业只能适应这个大的宏观环境,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经营。”上述人士说。 

  她认为,如果国外客户真的很需要你的商品,那即使涨些价对方也会接受;如果国内市场拥挤,你提出降价供货商也会接受,这时候主动权还是把握在企业手里。 

  但是,企业也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才能够较少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更有“免疫力”。比如国家近几年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上述人士说,“几年前我们就已经看出来这个动向,就开始逐渐退出或者转型,开辟新产品新渠道,并增加了技术附加值。”这些做法也成为如今该企业产生了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免疫力”的原因之一。 

  这位财务总监认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只指望出口退税。“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取消了出口退税,大家都一样,也就无所谓了,照样也能生存下去。” 

  骗税不成蚀把米 

  2002年年底,湖北仙桃地区的几家企业负责人,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在寻找赚钱之道时,偶然地结识了一位来自广东饶平的“税务顾问”。 

  在这位税务顾问的指导下,他们发现了一条赚钱之道:先租赁或者承包广东饶平当地濒临破产倒闭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尽管并没有实际的生产,但可以虚开或者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连同伪造得几乎可以乱真的海关代征进口货物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作为虚假进项,去申报出口退税。 

  于是,这个“赚钱之道”立竿见影,短短几个月内,8家企业的直接申报出口退税额为8438万元,其中已退税部分接近8000万元。 

  自然,这种用虚假出口申报出口退税的骗局最终还是被税务机关识破,专业骗税的“税务顾问”和企业负责人等20多个人都落入了法网。事实上,在国税总局定期公布的涉税大案中,因虚假出口而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总是“榜上有名”,甚至还出现了以做骗税顾问为职业的一群人。 

  每次查处此类案件后,税务机关除了要追缴回该企业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和增值税税款,还要加上滞纳金和罚款,基本上企业会由此走向绝境。“为骗取出口退税而虚假出口的案件已经屡见不鲜,有些甚至有地方政府参与。”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表示。 

  季铸表示,由于出口退税是由中央财政支付,企业会觉得不要白不要,再加上增值税是在生产加工地征收,却是在出口地退税,在产业链比较长的产品的税收监管方面就会出现漏洞。而既然在每年制定的退税基数内,出口退税支出由中央财政负责,对地方政府并无压力,所以就出现了地方政府会对企业骗税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