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纺织投资质量升级 行业结构逐渐产生变化
业内人士认为,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绝大部分是“升级版”的投资。是用于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投资。不是那种简单的、低水平的、数量型的增长,而该行业上半年40.6%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则部分源于投资“惯性” 。
郑京平公布的几组数据,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
这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7月18日公布中国的经济状况时透露,在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9%。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
无论是《美联社》、《法新社》,还是《共同社》和《印度日报》,都在当日的新闻报道中,表达了对这些数据的兴趣——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日益在资本流动、就业率等方面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这些媒体几乎一致惊呼,中国经济“不可思议”。
其中,中国的纺织业发展情况,尤其引起印度、越南、以及非洲、拉美等地同样重视纺织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6%。但具体的投资情况尚未公布。2005年,中国纤维加工量已占全球36%,纺织品出口额占到全球24%。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是,在2005年,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71亿元,同比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额159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投资增幅较快的分别是盈利状况良好的服装业、纺织设备制造业、丝绢纺织业。
“升级版”投资
由于去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不断受到欧美等国的“设限”,因此,业界有声音开始置疑,40.6%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存在投资过热的隐患。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言人孙淮滨并不认同。
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这位发言人称,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发生一些结构性的变化。
“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绝大部分是‘升级版’的投资。是用于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投资。不是那种简单的、低水平的、数量型的增长。”不过,这位发言人没有向记者解释详情。
根据纺织业“十一五”规划,中国纺织业的主要任务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到2010年,纺织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将提高60%以上;万元增加值的能源消耗下降20%”。
据《财经时报》了解,中国纺织业的IT投资,在2005年大约为17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0%。而IT投资仅是研发(R&D)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在2004年,中国纺织业仅达到0.26%。目前,中国出口的纺织品中,大多是国外品牌的贴牌商品。
向西转移
孙淮滨告诉《财经时报》,另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是,纺织业投资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各项成本,比如土地、能源等都在上升,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中西部这方面要宽松一些。”
实际上,这一趋势符合决策层的要求。根据规划,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促进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链衔接,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集群,构筑产业链新体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是,在今年第一季度,东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75亿元,同比增长27.5%,而中部地区完成投资17.29亿元,同比增105.7%,西部完成投资5.71亿元,同比增长97.1%。
据了解,在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部地区都将发展纺织业,作为其重要的产业战略。比如,河南要“建立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湖北提出,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新疆则正在建设优质棉基地,为此,今年将计划投资2.85亿元。1月至4月,新疆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3%。
企业成为投资主体
“在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自筹资金。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这个行业国有比重已经很低,市场化程度很好。所以,市场化配置的基础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孙淮滨告诉记者。
国信证券纺织业分析师高芳敏,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说,由于纺织业投资门槛较低,而收益率则相对较高,因此能够吸引足够的投资。
不久之前,美国飞佛集团即投资2500万美元,在宁波设立了一个纺织品公司。飞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特种纺织制品制造商。据称,该项目将满足中国对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至5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38000家,同比增长15.29%。累计工业总产值9055.04亿元,同比增长23.48%。累计利润达277.70亿元,同比增长33.96%。
在谈到40.6%的投资增幅时,高芳敏认为,这是因为投资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立项到审批到建厂,需要一段时间。原先投资者的预期是,对外出口将高速增长,因此,新增投资到纺织业。但是,产能上去之后不可能短期停下来。正是投资的惯性,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还在增长。”
目前,中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960万,其中70%以上来自农村,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记者了解到,在纺织业就业的农民,每年收入总额约为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