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台湾纺织业的蓝海战略
一、全球经济2005年回顾
2005年的全球经济可称相当平稳发展的一年,虽然发生油价上涨幅度超乎预期的意外,但得利于国际利率走势平稳及经济增长平稳的表现,整体成绩都不错。根据全球透视机构(Global Insight Inc.)于2005年12月的预测,全球2005年的经济成长率将达3.5%,虽然略低于2004年的4.0%,但仍可称表现强劲。该预测并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仍将有3.4%的成长,虽然仍持续2005年的减缓趋势,但减缓速度明显下降,总之,全球景气复苏可期。
二、近年全球纺织业的出口表现
整体而言,近年来纺织业的表现不错。依据WTO的统计资料,由1995年至2004年的十年间,全球纺织品出口值由1,516亿美元增加至1,947亿美元,成长28.4%;成衣出口值则由1,583亿美元增加至2,581亿美元,成长63%;两项合计由1995年之3,100亿美元成长至2004年之4,528亿美元,成长46%,十年间除1998、1999及2001年有微小衰退外,其它各年均有成长,尤其2003及2004两年,均以两位数的比率成长。
近三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金额成长的原因,其一,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功能性纺织品得以大量商业化,其二,应与ATC协议于2002年第三阶段纺织品回归,逐渐触及各进口管制国的敏感项目,换言之,WTO贸易自由化之效应于2003年已逐渐显现。
至于2005年全面解除配额后的状况,虽然WTO的全球统计资料尚未发表,但是,我们从中国在2005年1-11月出口总金额突破千亿,达1071.23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加21.12%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出来,整体面应该有明显的成长。
三、从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看全球纺织业的合作及发展关系
依据WTO统计资料整理的纺织品及成衣出口(不含内部贸易及转口),近五年全球纺织品及成衣出口前十名的国家出口金额总和,在纺织品方面,占全球约六成,在成衣方面则占五成。
纺织品的生产要素在设备、资金及技术,已开发国家在这方面较具竞争力,而成衣生产的要素在技能及人力,发展中国家则在这方面较具优势,若以开发程度来看这些前十名的国家,在纺织品方面,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各占半数,且名列前矛者为发达国家居多;在成衣方面,则以发展中国家扮演生产角色,这个现象充分显示了在纺织领域中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合作的结果,创造了近年纺织产业的急速成长,也带给消费者更充足、更高品质以及更高品级的纺织消费品。
四、近年全球纺织品产销态势变化
(一)整体面
1、区域经济兴起
(1)WTO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会员数达149国,重大议题难以达成共识,部分国家基于战略及区域安定考虑,逐渐舍弃WTO之多边贸易体制,改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如欧盟、东协,美国的中美州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自由贸易协定(CAFTA-DR),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以及积极运作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未能参与区域经济体的国家,则改采FTA(自由贸易区)方式寻求合作伙伴。
(2)无论参与区域经济体或透过FTA寻求伙伴,均着眼于参与者之互补性,如西欧与东欧之互补,北美及南美之区域内分工,东亚及西、南亚的合作等,此一合作模式导致纺织品及成衣之供需体系将逐渐朝向全球化、大型化、集中化等趋势发展。
2、产业电子化
(1)纺织产业的供应链,在制造体系包括:纤维、纺纱、织布、染整及制衣,在行销体系包括:品牌商、贸易商、大盘商,如何集结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以便确实掌握销售状况,快速传递信息,及良好衔接各项进程,进而提高供应链间之存货周转率及利润,电子化为一利器。
(2)产业电子化的运用,对内可达成企业内部效能的提升,对外可加速企业间的整合,少数大型业者亦已配合此趋势,采行相关之电子化措施,例如:信息管理系统、电子资料交换、企业资源规划、物料需求规划、分销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3)国际买主为求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已纷纷要求海外供货商需配合电子化之趋势,具备快速反应之能力,并据此逐步筛减供货商数量。
3、技术性贸易障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1)除了配额及关税障碍之外,诸如劳工权益或环保意识等议题,也逐渐被消费者、进口商、零售商及相关政府单位所重视。在此情况下,生产责任及环保规定等准则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在纺织品方面,目前主要之技术性贸易障碍有SA8000、WRAP及Oeko-Tex等项。
(2)生产者为符合劳工人权、社会责任或环保标准等技术性规范要求,将增加额外之成本支出;如果不符合该等规范,则无法争取订单。从业者应妥善应对技术性贸易障碍,将其转为竞争利器。
(二)市场面
1、全球纺织品贸易快速成长可期,商机将掌握于大企业
(1)1995年WTO成立时,全球纺织品贸易额仅约3,100亿美元,随着三阶段回归,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至2005年已成长至5,000亿美元左右,此一快速成长,将使2010年之贸易额达到6,000亿美元,因此,纺织产业未来商机可期。
(2)积极抢食此一大饼的国家已显现,如2005年快速成长的中国及印度,以其充沛的人力及政府的决心,2005年均交出成长20%以上的佳绩,其它越南及孟加拉等新兴国家亦纷纷崛起,其实力均不容忽视。
(3)配额费用取消造成削价竞争情形,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供货商陷入流血输出的困境,在进口商以质精价廉、短交期、电子化及Full-Package Solution(编者注:整体解决方案)配合度为指针缩减供货商家数的趋势,以及区域经济优惠的导引下,供货商必朝向整合之路,预估未来供货商的家数将缩减为目前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产生大者恒大的结果,未来也是大与大竞争的局面。
2、短交期衍生对快速反应需求
(1)因应消费者习性及市场流行趋势之快速改变,使得零售商与成衣供货商均需重新思考,如何使产品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出现,以增进货品的销售,减少库存及降价求售的压力,以赚取更大利润。
(2)为达到此一缩短产品交期之要求及快速反应之能力,进口商于选择外国供货商时,愈来愈重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整体配合能力。
3、竞争白热化及贸易保护措施使营运存在不确定性
(1)在后配额时代,进口国产业受冲击时,可采取反倾销控诉等非关税手段保护其产业,因此类措施较缺乏透明度及可预测性,更增加纺织业者之营运困难及风险。
(2)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后,许多国家原依赖配额保护的国家面对直接的成本竞争,压力愈来愈大,进口国将不会放弃各种保护手段,使局面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此一趋势在未来恐将更加明显。
(三)产品面
1、个性化的消费者导向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消费者权益意识高涨,追求个人意识导致差异化产品需求增加,产业凭借自主研发之能量逐渐提高差异化产品的比率,形成“少量多样”之市场特色。
2、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及价格竞争对研发造成压力
(1)产品就像是每个生物体一样会经历出生、成长、成熟及衰退之生命周期,尤其在竞争者不断地抄袭或推出新产品,使得现存产品非常快速的步入衰退期。
(2)在竞争压力下,如何确实掌握市场及流行信息,以有效地推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再创产品另一波生命周期,有赖技术升级,研发新产品,在市场摆脱竞争对手。
3、产品机能化及标准化之要求
经济发展及所得提高,使得已开发国家消费者愈来愈重视休闲生活、身体健康及环境保护,进而将此概念延伸到对产品机能上之要求,导致功能性新素材之研发朝复合功能性发展,且具有“全球标准”,且获得认证之产品才得以在市场竞争。
五、台湾纺织业的蓝海战略
(一)思维
1、国际间各区域互相结盟,因应中国与印度之崛起。而台湾因为国际政治的因素,不易加入。
2、台湾的生产活动大多数势应外移,但如何根留台湾。
3、过去厂商在海外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以策略联盟的方式至海外布局,互助合作,发挥产业群聚的效益,降低风险
4、持续强化台湾纺织成衣业固有的竞争优势:掌握流行、创新材料、快速反应、全球运筹、整合服务。
(二)策略
1、服务导向的行销策略--全能型服务
(1)行销的目的在于真正了解顾客,且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完全符合客户的需要,且能让企业与客户均能获利。
(2)故利用设计与行销能力的结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重心,能让销售和服务结合,对品牌商或进口商等买主的运作模式、采购季节、产品范围与属性亦必须深入了解,配合供货商快速的打样、大货生产期限的控管、品质控管,做好售前服务,才能达到真正“深耕国际市场”的目标。
2、发展与品牌商之伙伴关系
(1)迎合品牌商快速、稳定的交货要求,台湾纺织厂商仍旧以专业代工为主要营业项目,自创品牌仍在起步阶段,能找到一个知名品牌作为合作伙伴,只要能够快速反应客户的需求,供应品质稳定、价格合理的产品,便能获取稳定而大量的订单来源。
(2)而在品牌商大者恒大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的情况下,能够迎合品牌商快速、稳定的交货要求,便是纺织企业胜出的关键因素。
3、强化既有优势条件
(1)美国与欧盟如何因应中国对市场的扩张,牵动全球厂商的布局。
(2)持续强化台湾纺织成衣业固有的竞争优势:掌握流行、创新材料、快速反应、全球运筹、整合服务。
a)设计开发能力:可满足客户追求创新、流行、多变化的需求。
b)快速协同作业:不论企业内外部,信息实时,减少界面,全流程同步作业(缩短Lead Time)。
c)品质授权管理:含主料核色、副料核可、样衣核可、成衣生产等作业,均能自我掌控,争取客户授权管理。
d)生产的高效化:引进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研发,提升成衣制作的技术、品质、效率。
e)于全球适当地点建立生产基地以为因应市场需求外,于消费区域建立行销据点,有效运用信息科技,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六、全球布局之策略
(一)充分运用市场优惠条件
区域经济的兴起使得中上游业者纷纷采取接近市场的策略,然而,在采取接近市场的策略时,可以运用市场之优惠条件来扩大市场,例如运用NAFTA或CAFTA-DR之美国市场关税优惠等好处。
(二)上中游着重行销布局就近争取客户
对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中、上游业者而言,全球布局重要考量因素是在行销而非生产,因除了生产基地选择外,行销据点的建立更是全球化重要指针之一。
(三)下游善用策略组合服务客户,追求成本优势为次
下游的成衣产业由于劳力密集、相对低技术与移动障碍低的产业特性,应采取全球组合布局的模式,依产品及客户特性选择适当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之策略易于复制,不能视为优先手段。
(四)结合上中下游之群聚策略效应
集结纺织产业上、中、下游各种不同属性产业,发挥不同产业间相互支持、共存共荣的依存特性,以合纵或联盟的方式,共同进行全球化布局行动,上中下游之间的垂直整合及策略联盟已成为现今纺织业形成产业群聚进而创造产值的最佳模式,韩国纺织业在瓜地马拉及巴西,台湾纺织业在中国大陆的群聚生产,即是最佳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