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浙江产业集群“盛极而衰”?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 发布日期:2005-10-10

    前不久,美国有关机构和媒体像发现新“秘密”似地宣布:“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在于它的产业集群。而国内有媒体称“产业集群是中国经济第三次浪潮的发动机”。然而,以产业集群出名的浙江,却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个怪现象:浙江各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普遍日子难过,而产业集群外的企业反而比较好过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区域内密集发展一种产业,千家万户,千军万马,成龙配套,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相关的辅助产业、服务业聚合在一起。

    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浙江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等等。这些星罗棋布的产业群已经成为浙江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这正是25年来“浙江制造”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经济学认为,小企业薄弱不是因为小,而是因为孤立。一旦小企业成了群,其整合的效用,专业化程度,工艺的精致,远远大于“1+1=2"的效果。 

    产业集群的优势十分明显,浙江经济在发展中也尝足了产业集群的甜头。回首25年来浙江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其高速发展的秘密之一在于“产业集群”。 
    但是,最近省有关部门对浙江的产业集群进行调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前,浙江各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普遍日子难过,而产业集群外的企业反而比较好过。 

    调查显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普遍存在设备闲置的现象,上游的产品价格在不断上升,下游的价格则上升有限,企业不生产要失去客户与市场,要开工生产就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往往是亏本生产。 

    调查还显示,像纺织、塑料等产业集群,企业亏损面大,特别是纯化纤的织造企业出现100%的亏损。像绍兴的纺织企业,高达20%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有人这样形容今天产业集群里的企业,就像是一大群堵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进不得,退不得,但发动机又不敢熄火,只好看着浪费汽油和时间。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浙江的许多企业正是因为产业集群“如鱼得水”,快速发展。现在产业集群怎么反而拖了“后腿”?莫非产业集群的功能退化、不适应形势需要了?产业集群这种模式走到尽头了吗?产业集群在浙江“盛极而衰”了吗? 

    一个被忽视了的事实:产业集群的危机尽管发生在今天,但自它诞生那天起就潜伏着 
    产业集群的危机虽然发生在今天,但自它诞生那天起就潜伏着,只不过过去产业集群的优势正在发挥,而劣势和危机还没有显露。人们更多地品味着产业集群带来的好处,而对它的内在矛盾和潜在危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产业集群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能在不大的区域内构筑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台州杜桥,与眼镜制造相关的镜片、镜架、绒布、眼睛盒、电镀、包装等等,都集中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各种配套运输不超过半小时。仅在杜桥镇,与眼镜制造业相关的企业达600多家。在浙江,一个村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镇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县、一个市更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但是,在这样的产业集群里,同质的成品企业之间要相互竞争,同质的配套企业间也要相互竞争,这样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相互压价、低价竞争必然越演越烈。最后的结果是,低价优势成了产业集群在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唯一的核心竞争力。而一旦低价优势成为主要或唯一的竞争武器,它在市场上能够冲锋陷阵一段时间的同时,却必然遭遇两大阻力:一是来自外部市场。低价竞争对外部市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于是反倾销开始了,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设限”措施,其表面原因就在这里;二是来自集群内部逐渐滋生的阻力。集群内部低价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肯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利润。企业为求生存,有的就降低质量,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结果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使“集群”难以为继。温州曾经红火的灯具业就这样几近消亡。 

    外界说,浙江是老板的“摇篮”。这个“摇篮”,在浙江省内就是分布在各地的产业集群。一个集群有成百上千家企业,也就有成百上千位老板,从这一意义上说,产业集群也就是“老板集群”。比如绍兴县总人口只有70万,但工商企业达5000多家,个体工商户几万家,大小老板遍地都是;像慈溪市,单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就有100来家,大小企业简直难以准确统计。这一局面,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产业集群在使创业者以“零门槛”方便进入的同时,也滋长了浙江商人“宁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心态和观念。同一批老板都在同一个产品平台、同一个档次上竞争,结果企业都难以做大,大家都只好做小老板。小老板之间竞争的结果是,大家都只能是小草,很难成长为大树,更难见森林。这样,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就很难抗拒风险,在巨大的压力下甚至会出现成片倒闭的现象。去年石油原材料涨价,台州、慈溪等地的塑料小企业成批地出现停产或半停产,其原因就在这里;今年欧美刚举起“特保”、“设限”大旗,许多中小纺织企业、服装企业就感到日子难过,其原因也在这里。

    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上下游之间、配套企业之间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配套产品的运输成本低,配套企业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交易风险也就很低。这容易使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得很大,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很快能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云和县的木制玩具,产品的类别很偏,但没有几年的时间,就战胜了台湾的同类企业,成了世界市场出名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产业集群内,企业间按利益关系,配套、分工、合作,能形成很大的产能规模,产生难以估量的规模效应。但是,一个产品要有持久的竞争力,单靠规模效应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有不断的创新能力。但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在成本与价格之间的竞争,所以创新能力很难增强。同时,同类相聚,一旦有新产品出来,仿冒变得十分容易。而当仿冒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一种习惯后,那么谁还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承担巨大的风险去搞新产品研发呢?企业都懒得去搞研发,那么整个产业集群内的创新能力就只能是越来越弱。 

    产业集群内隐伏的这种矛盾和危机,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变幻的形势下,就突然爆发了出来。 

    一个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产业集群如何避免衰亡? 

    有专家指出,当前浙江产业集群出现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产能过剩的危机。产业集群要持续高速增长,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产品的市场无限大。但现在宏观经济处在下行通道,市场的容量遽然变小了,产业集群里的生产能力便突然显得过量,企业就难免日子难过。因此,要度过目前产业集群的危机,根本出路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压缩产能规模。 

    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生校教授,对浙江产业集群如何度过当前的危机,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整体上向重化工业调整;二是集群内部“洗牌”,大面积出现并购,也就是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在并购中减少企业数量,压缩产能规模,以高档的产品和高端的工艺,进入新一轮市场竞争。 

    李生校教授还指出,浙江产业集群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它的转型是一种必然,这个阶段一般需要2-3年。这也意味着浙江经济新一轮高潮将在2-3年后到来。而在新一轮竞争中,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的竞争,其明显的特征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二是按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三是按资本导向或管理导向,对集群内的企业网络进行新的调整。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产业集群的最大负面影响是遏制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创品牌的冲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在浙江的产业集群里,立志于搞研发的企业很少,创品牌的也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少,其原因就在这里。而没有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算是真正的企业,只能算是一个生产车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浙江产业集群出现的危机,是一种必然,而宏观调控和国际贸易摩擦使这场危机提前和集中地到来。 
    产业集群里的低价战略、恶性竞争,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保护乏力。因此,有专家提醒政府,要从社会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的角度,加以认真治理,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从这次产业集群危机中,我们得到的一个教训是,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持久发展;而企业要有核心技术,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
 
    对于目前产业集群出现的危机,各地政府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焦虑心态。有专家提议政府,不要迷信行政手段会比市场高明,不要乱开治理的药方。产业集群的危机是市场经济引发的,就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调整是需要时间的,急不得,急,会使危机可能陷得更深,或者会走新的弯路。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