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中国纺织徘徊在三极格局之间

来源:中国经营报 | 发布日期:2005-10-08

      也许是巧合,首次输欧配额纺织品招标与2005上海跨国采购交易会不期而遇,最终公示的招标价格成为国内外参会企业时刻关注的焦点。来自欧美的采购商希望早日确定采购数量和合作厂家,在竞标结果公示之前迟迟难以下单;对于习惯了“订单式”生产的中国企业来说,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10月中旬即将开幕的广交会,配额竞标的结果将直接决定这些企业的接单能力和市场预期。

  从近日商务部公布的招标结果来看,中标的3000多家企业超出了参与竞标企业的一半以上,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数量几乎三分天下,似乎达到了商务部以“价格优先”的竞争性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的初衷。但看似皆大欢喜的公开电子竞标,并没有消除长期以来在配额体制下形成的经济歧视和配额市场的“寻租”行为。

  事实上,2006年全年公开招标的数量只不过占中欧纺织品协议量的30%,而本次招标数量也不过为招标总量的60%,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纺织行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在本次竞标企业集中的江浙地区,不少中小企业情愿付出高额的“代理费”,联合起来委托有把握中标的企业投标;更多的民营企业则“未雨绸缪”,已经开始向配额充裕的国有企业和大型贸易公司购买配额,据称此类配额购买的费用一般已经占到了企业生产成本的1/4以上。经历了欧盟“压港事件”之后,中美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谈判迟迟未果,政策“真空期”让整个产业深深陷入不确定性的贸易氛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自主品牌”的漫漫转型路也让不少企业倍感困惑。

  在近日的上海世贸商城的跨国采购交易会上,来自美国的资深行业分析师Robin Lewis提出了中国纺织业的“两个出路”。一是成为彻底的“市场领导者”,建立自己的品牌,控制生产、行销、配送等整个供应链;再就是与现有的品牌商和零售巨头结成战略联盟,“能够直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发送到每个零售店的门口”,成为供应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原因在于美国在整个产业具有垄断性的“终端力量”。

  美国的这种“终端能力”根源于纺织业的国际分工结构,即业内专家孙淮滨等所称的世界纺织工业的“大三角”格局。欧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时尚积累,使其成为行业的设计研发中心;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庞大且成体系化的加工制造业,使得亚洲成为纺织品加工制造的最主要一极;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美国,成为行业公认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心。

  1795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号召美国国民抵制来自英国的纺织品,声称“只要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壮大美国自己的纺织工业”。但210年之后的今天,代表美国国内生产商集团利益的CITA(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对于生产商提出的特保申请几乎“有求必应”。在这样的贸易环境下,中美之间早日达成一揽子协议的前景已经相当黯淡,而创建自主品牌、掌控供应链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来说显得更加勉为其难。

  其实,根据美国达拉斯市场管理中心的统计,年初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摒弃传统的FOB(离岸价格)交易方式而采取OTB(到岸价格)方式,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国企业不再交货给亚洲的集中采购商,而是与美国零售商直接交易,并且这样的交易方式已经成为主要趋势。

  长期受困于“三极”格局贸易保护下的中国纺企,如果能赢得沃尔玛等跨国零售终端的紧密支持,深度参与品牌商和零售商的采购决策,从而结成有效的供应链联盟,也不失为一条更加现实可行之路。 
 


 

  相关文章: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促使中国纺织业加速升级
中国纺织行业供应链变局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