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2007年全国纺织器材企业工作年会召开--针织、印染机械及器材是明年扶持重点
受宏观政策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棉纺机械及器材的发展速度明显减缓;针织机械、印染机械及其相关专件器材将成为明年国家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这是10月15日~16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2007年全国纺织器材企业工作交流会上传达的信息。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会长高勇在会上分析当前全国纺织及纺机工业形势时说,今年以来,由于棉花价格及滑准税的影响,我国由棉花和坯布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说明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7~8月,低档棉纺设备销售量明显下降,对梳理器材的销售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针织工艺的快速进步,今年1~8月针织设备的进、出口量均超过传统的棉纺设备,针织品替代机织品的趋势明显。
高勇指出,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纺织机械的生产基地,国外纺机制造商除了到我国投资生产外,也大量购买国产器材及零部件进行组装。同时,福建、浙江一带的针织机械生产企业发展迅速,横机、大圆机的产量大,出口量大,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辅助零部件的出口量快速增长。这个商机值得器材企业重视。同时,他还透露,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相关专项已经陆续启动,明年的项目已经开始做准备,将以针织机械、印染机械及其相关专件器材为重点扶持对象。
根据上述分析,高勇指出,面对结构调整加快的发展形势,器材企业应围绕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设备技术水平,使产品的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另外,重视新型纤维发展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提升针织、印染器材等薄弱产品的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
在企业座谈交流环节,来自全国纺织器材行业的56家企业近80名企业负责人及代表各抒己见,对器材企业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发表了看法。
昆山凯意织针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火根在分析针织器材的发展机遇时说,针织市场现在发展非常快,主要集中在福建一带,那里设备配套方便,产业化容易,而且相对而言原材料涨价对针织器材生产的压力并不太大,关键是产品更新的问题。只有中高档次的产品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而且竞争对手少,但是产品更新换代所需的设备进口却受到国外的限制,生产设备只能自己造,这是针织器材企业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喜前不久参观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TMA2007展览会,感触颇深。他说,我们与德国的器材生产企业同样采用的是德国、意大利的生产设备,德国企业同样是用“五常法”来管理,为什么国产器材与进口产品的差距那么大呢?他认为,在科学管理和人员素质方面,国内企业需要虚心向国外学习。
上海远东钢丝针布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翔鸿建议,器材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设备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要在生产工艺上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来提高产品技术。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挺则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指出,国内器材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当前市场竞争的形势,一旦国外公司足够了解中国市场后将长驱直入,国内器材企业如果仍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将不堪一击。他提倡器材行业进行整合,行业内应形成差异化竞争,围绕并延伸产业链进行专业化分工。
会议还邀请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作了“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与中国的机会”专题讲座。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副理事长祝宪民、副秘书长钱锡麟、高级顾问柳仁德出席了会议。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会长高勇在会上分析当前全国纺织及纺机工业形势时说,今年以来,由于棉花价格及滑准税的影响,我国由棉花和坯布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说明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7~8月,低档棉纺设备销售量明显下降,对梳理器材的销售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针织工艺的快速进步,今年1~8月针织设备的进、出口量均超过传统的棉纺设备,针织品替代机织品的趋势明显。
高勇指出,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纺织机械的生产基地,国外纺机制造商除了到我国投资生产外,也大量购买国产器材及零部件进行组装。同时,福建、浙江一带的针织机械生产企业发展迅速,横机、大圆机的产量大,出口量大,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辅助零部件的出口量快速增长。这个商机值得器材企业重视。同时,他还透露,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相关专项已经陆续启动,明年的项目已经开始做准备,将以针织机械、印染机械及其相关专件器材为重点扶持对象。
根据上述分析,高勇指出,面对结构调整加快的发展形势,器材企业应围绕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设备技术水平,使产品的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另外,重视新型纤维发展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提升针织、印染器材等薄弱产品的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
在企业座谈交流环节,来自全国纺织器材行业的56家企业近80名企业负责人及代表各抒己见,对器材企业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发表了看法。
昆山凯意织针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火根在分析针织器材的发展机遇时说,针织市场现在发展非常快,主要集中在福建一带,那里设备配套方便,产业化容易,而且相对而言原材料涨价对针织器材生产的压力并不太大,关键是产品更新的问题。只有中高档次的产品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而且竞争对手少,但是产品更新换代所需的设备进口却受到国外的限制,生产设备只能自己造,这是针织器材企业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喜前不久参观了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TMA2007展览会,感触颇深。他说,我们与德国的器材生产企业同样采用的是德国、意大利的生产设备,德国企业同样是用“五常法”来管理,为什么国产器材与进口产品的差距那么大呢?他认为,在科学管理和人员素质方面,国内企业需要虚心向国外学习。
上海远东钢丝针布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翔鸿建议,器材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设备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要在生产工艺上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来提高产品技术。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挺则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指出,国内器材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当前市场竞争的形势,一旦国外公司足够了解中国市场后将长驱直入,国内器材企业如果仍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将不堪一击。他提倡器材行业进行整合,行业内应形成差异化竞争,围绕并延伸产业链进行专业化分工。
会议还邀请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作了“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与中国的机会”专题讲座。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副理事长祝宪民、副秘书长钱锡麟、高级顾问柳仁德出席了会议。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