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中国纺织行业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7-08-22

    纺织行业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提升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目标,如何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工作,实现产业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正视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当前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理智的分析与判断,其次应掌握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品牌“走出去”等多种渠道提升“两个贡献率”,最终实现产业的升级发展。

  (一)正视机遇与挑战,坚持开放型经济模式,加强行业自律

  总体来说,纺织行业现在的形势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好的时期,而且如果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评估和预测的话,应该说未来的形势将更好。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没有矛盾和阻力,目前纺织业无论从内在因素、外部条件,还是从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看,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纺织业的开局良好,在行业结构调整方面进步明显。但今年上半年,行业发展受到了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如人民币持续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另一方面,国内棉花等原料市场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导致国内原料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此外,欧盟、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尚无定论。这些都是行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从国内环境来看,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对纺织行业在工业化水平、社会责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纺织行业70%~80%的从业人员是农民工,总人数达到1400多万,这就涉及到当前急需解决的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均属于社会成本,我们不能因为发展而牺牲了环境,这些都成为增加企业成本的影响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市场有限制,各种成本要增长,对此一些企业确实难以承受。但从整体上看,今年上半年行业发展仍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纺织品出口趋向平稳,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企业的户数增长了11.11%,从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3%,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2.65%。

  当前国际上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措施、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但贸易自由化是发展趋势。我们拥有外企看中的人力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另外中国市场本身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市场优势是其他竞争国家所不具备的,这些都增添了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我们也看到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些内部与外部的积极因素。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内需对行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按照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规律,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衣着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将显著加快。除了衣着产品外,内需的拉动作用还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新型材料以及工业用、军事用、农业用、医药用、建筑用纤维材料产品的内需市场发展空间都很大。

  另一方面,纺织行业骨干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06年行业内销售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有3364家,占去年行业企业总数的8.53%,这部分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是14.34%,而全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是3.65%。这部分企业的资产总计占全行业的8.90%,生产总值占全行业的10.10%,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39.72%,从业人数占全行业的8.87%。

  与此同时,大批中小企业仍将在扩大就业、解决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部分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将不断提高,并将继续受到政府的关注,得到国家的支持。

  此外,行业的品牌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服装企业的品牌效应比较明显。目前自主品牌在国内的二线城市或是一线城市的中档市场里面占据了大量份额,虽然占据的高端市场份额还不大,但这已相当不易。现在是国内品牌打基础的时候,品牌应立足本土,逐步走向国际。当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进行跨国配置,在海外寻求设计资源,开拓市场营销网络,进行品牌并购,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海外投资模式。不少企业在实践中也体会到品牌的海外营销和OEM相比,要自由得多。

  今年年底中欧纺织品协议即将到期,明年以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如何尚未可知,这也是对行业成熟程度的一种考验。因此,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行业应进一步加强自律,具体有四项要求:第一是自量,第二是知识产权保护,第三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第四是国际贸易的规范自律,这也是行业提升发展的内容之一。今后行业发展仍然要坚持开放型经济模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二)清醒认识新矛盾与新问题,正视二元经济转轨与国际竞争带来的压力

  在新的形势下,纺织行业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而清醒地认识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是行业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的重要前提。

  从国内方面来看,纺织工业发展体现了二元经济的特点。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是分割的两个市场,这也是二元经济的特点所在。低工资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同时资本的要价很高。资本收益高于劳动力收益,于是固定资产投资就扩大得很快,并出现了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有所拉大的现象。

  但从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比较优势体现得十分突出,纺织产品对不同市场的覆盖率有所扩大。过去国外称我们的产品是低档产品,后来称中低档产品,现在则是高中低档产品。现在行业加工质量大大提高,中国企业被称作“跨国产业链中的加工伙伴”名副其实。

  转轨中的二元经济虽然具有劳动力的优势,但生产要素中的价格、能源、资金等领域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十七大以后国家将对金融、财税、计划体制三个主要内容进行深化改革,这些在我们行业都将有所体现。同时,进一步的改革对行业来说也意味着进一步的规范和考验。比如今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到11%,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没有影响,但对有些中小企业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到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农民工的利益,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农民工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从国际方面来看,我们要充分认识国际品牌带给我们的竞争压力。上海20个高端市场的1970个服装品牌中,70%是外国品牌,12%是港台品牌,国内品牌只占18%。也就是说国内消费者虽然有品牌消费的需求,但我们的品牌却并不足以打动国内的消费者。对此国内企业要了解自身与国际品牌在质量、创新等方面的差距,提高价值创新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周边竞争伙伴的发展。近年来,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纺织业发展都很快。在新技术盛行的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品牌的发展模式已和传统模式大相径庭,快速反应和国际品牌本土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如果行业不能及时反应,不仅出口将受到影响,而且自己的市场控制力也可能会被削弱,被边缘化。

  总的来说,国内通过改革和发展解决二元经济的逐步归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将不断地对行业产生影响,同时国际间的竞争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纺织行业必须加快产业提升,解决市场需求、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产业要把转变这些不利因素的工作都列入议事日程,在新的起点上开拓新的局面。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品牌“走出去”,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

  纺织业“十一五”规划纲要里提出,行业要从低成本优势,发展到初步提高的低成本加上创新优势,并逐步过渡到创新优势为主的产业。这应成为行业的一种文化,也应成为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要提高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归根结底仍需从科技和品牌两方面入手。

  在科技贡献率方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但不足以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全部。因为核心竞争力不可模仿、不可复制,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优势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转化成竞争力,而且是能够持续创新的竞争力。从资源能力转化成竞争力,再转化成可持续、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竞争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全过程。因此,自身有哪一点或几点是不可模仿的、不可复制的,是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科技贡献率还包括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及优秀的企业组织文化。企业需要思考自身的战略决策是什么,定位在哪里,定位应如何实现。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中国企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稳定的核心竞争力还要配合以组织文化,这是企业家的责任。除处理好党政关系、紧密联系群众外,还应对各类职工展开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大批高级技工,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合格的技能人才,是无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

  在品牌贡献率方面,“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以前,我们希望锻炼出一批和科技贡献率、品牌贡献率挂钩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应具有创新价值能力,在跨国配置、市场占有、市场营销、技术等方面保持领先,品牌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企业“走出去”也应与品牌挂钩。因为国内生产能力过剩而走出去并非企业发展的上策,我们倡导的是品牌“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应具备跨国产业链的基础、先进的管理能力与营销能力以及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是目前我们“走出去”的企业受到挤压的主要原因。面对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压价竞争,我们的增长空间是生产像“意大利制造"那样拥有知名度的高品质产品。

  而具体到实际中,应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营销网络,如何购并海外品牌,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思索解决。一些品牌企业的外包策略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企业自身以扩大核心竞争力的生产为主,而涉及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则可采用外包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对“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政府关系也是一种资源。

  以上虽然谈到建立国际品牌和国际跨国公司,但并不意味着行业要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反的,我们应更加重视对中小企业开展公共服务。今年以来,行业协会设立了130个中小企业行业集群试点,充分发掘这些区域经济的有利条件,打破地方界限,加强公共服务。我们希望在不提高物价的前提下,提高广大中小企业的利润。尤其是在二元经济对解决就业、城市化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现阶段,我们必须严格规范市场,用质量创新的产品改变国际间“中国产品靠便宜”的看法。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