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市场升级与产业集群提升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7-07-20
     绍兴县委、县政府倾全县之力,对市场进行提升改造,除大力发展中国轻纺城的规模外,还要在更高的平台上打造中国轻纺城的品牌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随着中国纺织品交易指数的即将推出,绍兴以中国轻纺城为依托,将地域经济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构想日趋成熟。
                
     说到绍兴的地域经济优势,不能不涉及当地的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多年来,绍兴的市场和纺织企业集群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可以说,没有市场,就没有当地纺织工业的集群建设;没有产业集群,也没有中国轻纺城的蓬勃发展。
                
     在绍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中国轻纺城的提升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如何把市场升级和产业集群提升绑在一起考虑,可能关系到中国轻纺城提升改造的最终效果。正如国内各个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都面临升级改造一样,大多数依托大市场形成的纺织集群层次偏低,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目前,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130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着产品开发设计能力薄弱,技工和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以及缺乏品牌意识,大路货产品过剩,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完善,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总之,企业实现由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的过渡困难重重,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易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重创,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其实,这也是国内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面临的难题。
                
     专家指出,专业分工是集群共同行动效应形成的前提基础。对一个产业集群或专业市场来说,本来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形成的群落,自然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有研发优势的企业负责产品研发,有市场优势的企业负责市场开拓,由生产优势的企业负责产品生产和制造。对于工艺流程较长的产品生产来讲,不同企业在不同制造环节的优势肯定存在差别,完全可以通过工艺流程方面的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经过这样细致分工后一种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到售卖就会有很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效应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专家在解剖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时指出,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要分工合作,需要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围绕合作契约会产生相应的交易成本,诸如寻找合作伙伴的成本、签订契约的成本和监督契约执行的成本。在社会信用良好、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分工合作的交易成本并不高。尤其在产业集群中,共同的产业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加之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在集群内部形成很多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从而显著降低了合作风险和合作交易成本。
                
     国际上成功的产业集群都以共同行动效应为主要特征,而我国产业集群却缺乏这一效应,这并非纺织集群自身的原因,在中国其他的产业集群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特征。专家说,中国企业的社会信用半径太小,缺乏企业之间、企业与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使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和一些专业市场成为简单的同类企业的扎堆,仅仅获得有限的外部经济效应,而难以获得分工合作所形成的互动合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大市场试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利用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著名品牌企业的加盟等方法,来改变市场的产品结构和经营商结构,但有些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记者曾采访过一些品牌企业的老板。首先困扰企业家的是国内市场的经营环境。不少企业家承认,做外贸是微利的经营过程,但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利润多少,还有资金回笼的速度和合同履行的可靠性。做国内市场,由于缺乏商业信用,企业间欠款成了家常便饭,企业经营风险变得无法控制。企业家反映,信誉缺失是内贸经营中最大的风险因素。
                
     所以,如何把国内市场的交易控制得像做国际贸易一样,如何改善国内企业的商业信誉,如何治理内贸市场的交易环境,应该是国内市场升级的主攻方向。其次,由于国内批发市场档次不高、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许多纺织大市场实际上是中低档商品的集散地,缺乏面向大中城市消费的高端批发能力。因此,一些拥有较强生产能力、较高档产品的纺织企业,由于无法利用国内批发市场的渠道,只能将产品出售给国际采购商。
                
     国家权威部门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据刚刚公布的城市经济调查结果,在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纺织类商品只占全部纺织产品的5%,而90%以上的纺织类商品都属于平销或者滞销产品。
                
     由此来看,专业市场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国内著名品牌企业的加盟,以改变市场的产品结构和经营商结构;专业市场的提升也需要周边纺织产业集群在各个方面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国内品牌企业和纺织产业集群需要大型市场的窗口效应和产品扩散能力,在“渠道为王”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专业市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更是广大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该说,市场升级和产业集群提升有着天然的共同行动效应。当市场升级和产业集群提升相互提携,同步推进时,一定会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实践,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产条件、生产要素和组织结构的重新整合,最终建立起分工更细、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体系。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