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存棉企业看高总有限度 莫失解套良机
近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皮棉现货价格强劲报涨,正三级棉的提货价在13400—13600元/吨,地产棉二级也到了13700—13800元/吨,一些棉商趁乱上调到1400元/吨左右,而且棉企“捂棉”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大的棉花公司在各主产棉省大量采购皮棉,炒作和赌博的心态明显。笔者没有将棉花上涨500—1000元/吨定位为大涨,相对13000—14000元/吨的皮棉,不足8%的涨幅怎能称为大涨。通过对本年度棉花市场的分析,笔者认为,看高总该有个限度,对手中有存棉的棉花企业来说,要抓住解套的良机,切莫一味炒作和赌涨。
谨防新旧年度接轨价格走高
对本年度棉花市场过去的9个月,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国家错过了大量入储以备不时之需的机会。目前130万吨的国储相对于1000多万吨的消费而言太少了,国家在11—12月应该收储200—300万吨低价外棉。近日农产品及鸡蛋、猪肉价格能降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动用了大量的国家储备,平抑了生产厂家、中间环节的炒作。二、国内棉纺企业都陷入以纺织看棉花或以棉花看纺织的误区。截至目前,本年度国家已经下发了419.4万吨配额,发放量已经远高于纺企的实际需求,2006年底前作废的70万吨配额(采购一吨新疆棉给一吨进口配额),实际只用了不足50万吨,当国际农产品上涨、原油上涨乃至国内股票大涨时,我们没有觉醒。当5月16日—22日这周CCC贷款库存中一下子赎出120多万吨棉花,我们竟然还没觉察到这是国际棉商和美国政府在联合捣鬼,意图引中国棉纺厂“入瓮”。外棉价格涨起来,我们也该采购了。三、当前棉花价格展开上涨,如果在七八月份把棉花价格炒到14500元/吨,乃至15000元/吨,陈棉和新棉就要在如此高的价位接轨,籽棉又将大幅高开,最终低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怎么办?特别是积极参加了质检体制改革的400型加工企收还是不收吗?收的话后面亏损的几率成倍上升,不收则连开机的机会都没有,况且如此高的棉花价格,农发行敢贷给加工企业款吗?因此当皮棉价格涨起来的时侯,在棉商的欢呼声中,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不易过分看高棉价
对于棉花后市,笔者认为三级棉达到乃至突破14000元/吨的问题不大,但要想达到14500元/吨并非易事。棉花行情不具备大涨和突破供应缺口的条件,因此不论棉商还是棉纺厂如何把握尺度很关键。2006/2007年度对涉棉企业而言只是过渡期,没有大的赢利空间。
一、发改委在5月份棉花月报中提到:截至5月底,本年度通过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共运出220万吨皮棉,因此笔者认为2006/2007年度新疆棉的实际产量至少300万吨,高出有关部门公布数据80多万吨。现在并不完全是“棉荒”而主要是“人慌”,笔者在各撮合、期货交割库及棉花企业的仓库里看到,新疆棉供应还是相对充裕的。
二、截至5月底,本年度中国仅进口了153.8万吨,同比下降了51%以上。即使按USDA的最新预测,本年度后三个月我国还要进口100多万吨外棉,但从当前美棉的签约和装运进度来看,中国本年度能否完成255万吨的进口量值得怀疑。一旦中国的棉纺企业没有如期进口外棉,纽棉和国际现货价格的上涨将可见顶。
三、从2006/2007年度配额的发放量大于实际进口量160多万吨看,8月—12月国家再度发放配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多棉纺厂会“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当前国内外棉花差价难以拉开的情况下,棉纺企业肯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棉。棉花一涨,到处找不到棉花;棉花一降,满大街是棉花,因此棉纺厂不会把外棉当成“救命稻草”。
四、据笔者调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良种补贴落实20%—30%左右,再加整体天气对棉花生长有利、种植面积上升1%—2%,所以2007/2008年度棉花产量比较客观。棉纺厂无论从成本还是风险的角度考虑,随用随买仍为上策。
五、还有一些因素制约棉价上涨,例如企业的资金情况、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农发行还贷等都是拖棉价上涨高度“后腿”的原因,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