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纺织服装业劲吹“西进风” 产业转移应实现升级整合
前有中西部政策吸引、后有东南部形势“逼迫”,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业开始“西进掘金”。业内专家表示,西进有利于纺织服装业保持成本优势,也有助于形成东西部完整的产业链条,但绝不可一蹴而就,要借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整合。
形势所迫+政策吸引
主业为纺织服装的上市公司深中冠(000018)在2006年年报中表示,2007年将积极推进、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印染产业向内地迁移,形成具有成本梯度的新生产基地。
深中冠的情况并非个案。早在去年时,另一纺织上市公司上海三毛(600689)就和有关方面签订了协议,意欲在重庆建生产基地,将毛条生产西迁。业内人士表示,西进将成为纺织服装业近两年调整、发展的常态。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表示,我国纺织服装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地区纺织服装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出口额约占全国的75%-80%。但近两年来,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水、电力供应也越来越紧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环保)也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让原本就微利的纺织服装企业生存日益困难。
“拿环保来说,国家推行区域设限政策,虽然单个企业的环境治污、排污达标,但如果整体环境污染超标,也将促使国家通过进一步提高区域治污标准,促使企业向外迁移。”吕政表示。
在东部地区变化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在变化。河南、湖北、安徽、重庆、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东部纺企来“安家落户”。
专家们表示,除了政策上的优惠,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劳动力优势是吸引劳动密集型的纺企的另一主要原因。
据第一纺织网统计,从今年一季度投资的地区结构看产业梯度转移趋势较明显。一季度东北三省完成投资4.5亿元,增长24.9%。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完成的投资,除浙江、江苏仍保持50%以上的较高增长外,上海、广东均出现较大负增长,山东投资增幅也回落至11.73%。而向中西部产业转移性投资仍在提速,广西、云南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83.98%、168.94%,安徽、河南实际完成投资额分别为10.60亿元、17.63亿元,增速分别达到97.25%、76.70%。
东华大学纺织经济研究所所长顾庆良认为,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能源及劳动力,将大幅节省经营成本,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
“搬家”不可盲目
在“西进风”兴起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纺织服装业的“西进”不可盲目跟风,因为这并不只是简单的企业迁移,而要在西进过程中促使产业升级和整合,防止把落后的纺织产业转移到西部。
“企业并不能孤零零地搬到中西部去,而要考虑配套,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一并转移。”吕政表示。
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行业报告也显示,纺织服装企业梯度转移初见端倪,但省内流动仍是目前主流。
对此,东华大学顾庆良认为,东部虽然在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方面有优势,但经营环境、运输成本、信息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劣势也不容忽视,当前许多纺织企业还处于调研、“观望”阶段,这也有利于转移的“慎重”实现。
同时,分析人士指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需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本地投资环境,引导、推动转移的实现;而作为“当事人”的西进纺企也要把握转移契机,趁搬家之机“弃旧择新”——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自身的整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