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会诊”贸易顺差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7-03-22

    内需为主慢慢调节
                
    日前,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对外经贸合作和我国货币政策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最新出炉的2月贸易顺差数据显示,我国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37.6亿美元,大大高于1月的158.8亿美元,这也是去年10月创出283.3亿美元的顺差以来我国第二大月度顺差额。贸易顺差这一带来流动性过剩、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的“牛鼻子”,有再度脱缰狂奔之嫌。对此,昨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和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全国人大举行的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仍存在贸易不平衡的趋势,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慢慢加以调节和解决。我国将采取扩大内需为主、汇率为辅的政策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贸易不平衡短期内无法解决 
                
    贸易顺差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贸易摩擦增多。“商务部因此也很忙,我和我的同事不得不经常加班应对。仅仅欧美去年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等措施就影响到我们8500多家企业,50多万职工的就业,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些事情。”薄熙来坦承,对贸易摩擦增多中方已经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了。

    他说,在去年全球反倾销案件总的数量中,中国企业遇到的占37%,这个量是很大的。如果再加上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这些贸易救济措施,总的看起来,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但薄熙来指出,中国政府并不追求大额的贸易顺差,始终希望有一个国际收支平衡的局面。“所以对商务部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减少顺差。但是顺差的形成并不仅仅或者不是主要因为贸易的原因,它是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的总体形势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也不能设想在短期内,或者仅仅通过贸易措施就解决顺差问题。” 
              
    周小川则用了“两个人赛跑”的例子来解释贸易顺差问题,他说,贸易顺差还在继续扩大,首先取决于国内需求大小和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大小,它决定了进出口的增长速度。

    “进口和出口,其实两个都是在增长的,就像两个人赛跑,看谁跑的更快一些。”周小川解释说。 
                
    在出口方,有助于出口增长的因素包括:国内新投资形成的新生产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也十分踊跃,不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另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非常灵敏,出口厂商很容易捕捉到全球的机会。“现在流行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就是描述这种现象。包括服务业,现在外包也越来越多。”周小川说。

    在进口方,有助于中国进口增长的因素包括:汇率调整;另外,中国也进口了比较多的原材料。“在中国出口方面,我们也面临着成本逐渐上升、劳动工资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完善等。这些因素都在综合影响进出口平衡。综合下来的结果,当前还存在贸易不平衡的趋势,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慢慢加以调节和解决。”周小川得出了和薄熙来同样的结论。

    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虽然两位部长承认贸易顺差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他们显然还有更多的话要说。两位部长都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顺差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薄熙来还强调,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薄熙来解释说,中国贸易实现顺差里面绝大多数是加工贸易,去年加工贸易是1888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华外资企业来做的。中国货物贸易中一般贸易顺差半数以上是由外资企业来实现的。

    “我还想强调,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虽然中国有顺差,但是美国也有利益。前几天我对一些记者朋友讲,中美之间是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正因为互惠互利,中美的贸易才能一路顺风,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如果没有内在的合理性,中美的商家不会往前做。”

    “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买的愿买,卖的愿卖,完全不存在强买强卖的问题。美国的商家也是充满智慧的,过去200年越做越大,现在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商家,也是第一大赢家,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美国商界的智商。如果和中国的生意做得不合算,他们是不会继续下去的。”薄熙来犀利地指出,去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生产产品在华销售总值,加上以中国为基地再出口到其他地方的总值是1100亿美元,再加上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再加上货物贸易中的逆差,这几个值相抵,实际上中美之间在贸易利益上的关系是平衡的。

    内需为主汇率为辅力促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如流动性过剩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从2003年以来便摆在中央银行等宏观调控部门面前。为回收过多的流动性,货币当局也一直疲于奔命。如何才能尽快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从根本上缓解一系列问题?周小川和薄熙来昨日都开出了“药方”。

    周小川指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最有效的手段是实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首先是扩大内需,其中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和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将来内需有很大增长空间的重要环节。此外,结构性调整政策还包括扩大进口,这需要解除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此外还包括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外面去投资建厂。“不过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出效果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它是非常重要的,是为主的政策。”

    内需为主,何为辅?周小川说,作为辅助性政策,汇率政策作为价格杠杆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能够调节进出口之间的平衡。另外,外汇管理可以配合结构性政策和汇率政策来进行转变,比如给对外投资提供方便,经常项目用汇提供方便。

    他以央行新出台的缩减银行短期外债为例说,“过去有些体制方面的限制,导致外资银行和外商投资企业借的短期外债比较多,现在在这方面的需求已经不太必要了,所以要收缩一下。这些做法都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而薄熙来开出的药方就是具体的贸易政策。“这两年,我们在贸易方面实实在在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的政策导向就是要增加进口,要降低出口增幅。特别是对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以及进口政策,我们都进行了仔细研究。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