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今年GDP增速将达10.2%
中科院发布2008年中国经济预测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对2008年中国经济的系列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但增速将小幅回落,全年GDP将达到279348亿元,同比增长10.2%左右;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将增大,CPI预计全年上行4.4%;贸易顺差约为303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同比回落30%左右。
经济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认为,尽管“两防”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加快,经济内生增长性十分强劲,2008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环境良好;农业有望稳产增收;投资仍将稳定增长;消费迈向新台阶。
不过,在强劲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为今年的经济总体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其次,我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传导,影响可能会在今年集中显现出来。
综合分析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类因素,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速度会有所放缓,GDP增长大致在10.2%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6.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出口增长24.1%、消费物价上涨4.4%。
对此,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建议,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应紧紧围绕以下几项工作:政府应调整投资方向、完善投资结构,将投资重点落实到环境、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国计民生工程,而不应局限于交通道路等基础硬件实施;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扩大消费;解决社会薄弱环节,稳定经济增长基础;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通货膨胀压力仍将增大
对于今年的物价走势,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随着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和中国粮食产量的增收,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将趋于平稳,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将增大,主要原因有:国际收支继续扩大、外汇占款攀升;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增长,继续拉大生产资料的需求;国内粮食供应偏紧;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高企不下;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较快;房地产价格涨势难减;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价格上调预期加强。
从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构建的物价一致合成指数和先行合成指数来看,领先CPI波动的先行指数仍处于上行阶段,因此近几个月物价总体水平难有下降可能,预计CPI可能在今年5月后出现拐点,开始下行的时期估计在6、7月份。预计今年全年CPI、PPI及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别大约上涨4.4%、4.9%和3.8%。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认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全局性的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除了国家目前已经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之外,建议还需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解决涨价源头之忧;完善物资储备制度,建立紧急预案预警制度;加快资源品税制改革,理顺资源品价格形成机制;择机开征物业税抑制房价,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强监管,让利于民。
贸易顺差增速有望减缓
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截至2007年11月底的海关统计数据,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今年我国进出口将保持快速平稳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长但增速减缓。预全年进出口总额约为27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额为1514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进口额为1210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4%。贸易顺差约为3035.0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5.4%,增速同比回落约30个百分点。
其中,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增速将高于2007年,贸易顺差继续增长。预计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约为2764.9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8.6%左右;我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约为867.4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3.2%左右。进出口总额约为3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贸易顺差约为189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增速同比约低3个百分点。
在各细分产品进出口方面,课题组预计今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将有所上升,顺差仍将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慢;机电产品进出口顺差仍将持续增长,增速将有所下降;服装、纺织品和鞋类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铁矿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额增速将有较大幅度上升。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同时提醒,今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有一些问题值得重点关注:面对诸多挑战,我国对外贸易宜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今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整体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并较2007年略有上涨,这将加大我国经济运行风险;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值得关注;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种风险;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我国贸易平衡问题的有效工具;贸易摩擦问题依然严峻,我国仍将是贸易摩擦的高发区。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对2008年中国经济的系列预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但增速将小幅回落,全年GDP将达到279348亿元,同比增长10.2%左右;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将增大,CPI预计全年上行4.4%;贸易顺差约为303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同比回落30%左右。
经济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认为,尽管“两防”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加快,经济内生增长性十分强劲,2008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环境良好;农业有望稳产增收;投资仍将稳定增长;消费迈向新台阶。
不过,在强劲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为今年的经济总体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其次,我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传导,影响可能会在今年集中显现出来。
综合分析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类因素,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速度会有所放缓,GDP增长大致在10.2%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6.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出口增长24.1%、消费物价上涨4.4%。
对此,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建议,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应紧紧围绕以下几项工作:政府应调整投资方向、完善投资结构,将投资重点落实到环境、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国计民生工程,而不应局限于交通道路等基础硬件实施;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扩大消费;解决社会薄弱环节,稳定经济增长基础;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通货膨胀压力仍将增大
对于今年的物价走势,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随着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和中国粮食产量的增收,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将趋于平稳,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将增大,主要原因有:国际收支继续扩大、外汇占款攀升;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增长,继续拉大生产资料的需求;国内粮食供应偏紧;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高企不下;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较快;房地产价格涨势难减;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价格上调预期加强。
从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构建的物价一致合成指数和先行合成指数来看,领先CPI波动的先行指数仍处于上行阶段,因此近几个月物价总体水平难有下降可能,预计CPI可能在今年5月后出现拐点,开始下行的时期估计在6、7月份。预计今年全年CPI、PPI及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别大约上涨4.4%、4.9%和3.8%。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认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全局性的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除了国家目前已经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之外,建议还需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解决涨价源头之忧;完善物资储备制度,建立紧急预案预警制度;加快资源品税制改革,理顺资源品价格形成机制;择机开征物业税抑制房价,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强监管,让利于民。
贸易顺差增速有望减缓
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截至2007年11月底的海关统计数据,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今年我国进出口将保持快速平稳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长但增速减缓。预全年进出口总额约为27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额为1514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进口额为1210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4%。贸易顺差约为3035.0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5.4%,增速同比回落约30个百分点。
其中,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增速将高于2007年,贸易顺差继续增长。预计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约为2764.9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8.6%左右;我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约为867.4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3.2%左右。进出口总额约为3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贸易顺差约为189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增速同比约低3个百分点。
在各细分产品进出口方面,课题组预计今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将有所上升,顺差仍将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慢;机电产品进出口顺差仍将持续增长,增速将有所下降;服装、纺织品和鞋类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铁矿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额增速将有较大幅度上升。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同时提醒,今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有一些问题值得重点关注:面对诸多挑战,我国对外贸易宜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今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整体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并较2007年略有上涨,这将加大我国经济运行风险;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值得关注;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种风险;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我国贸易平衡问题的有效工具;贸易摩擦问题依然严峻,我国仍将是贸易摩擦的高发区。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