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2005年1季度我对瑞纺织品出口情况及瑞方的反应
一、2005年1季度中国对瑞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 2005年1季度,中国对瑞士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增幅较快。据瑞士联邦海关统计,2005年1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瑞士出口数量为7830吨,同比增长13.2%;其中,纺织品2603吨,增长19.6%,服装5227吨,增长10.3%。从数量上讲,目前中国是瑞士纺织品、服装的第三大来源国(11.2%),仅次于德国(28.9%)和意大利(12.8%)。 相比之下,出口额的增幅远低于出口数量的增幅。1季度,我对瑞纺织品、服装出口1.5亿瑞郎,比2004年同期增长6%;其中纺织品0.18亿瑞郎,增长9.1%;服装1.32亿瑞郎,增长5.6%。 2005年1季度,瑞士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额呈负增长,共进口纺织品、服装20.35亿瑞郎,同比下降5.1%;进口数量为70224吨,下降7.2%。 表一:瑞士2005年1季度纺织品、服装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瑞士联邦海关 二、瑞士有关各界的反应 (一)、政府部门的反应 瑞士联邦海关认为:总的来说,除了个别产品外,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增长幅度属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在欧盟、美国发生的中国纺织品洪水般流入的现象。 但是,瑞士联邦海关同时指出,1季度瑞士进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中,棉衬衣的进口数量增长了724%(进口额增长210%),睡衣和浴衣的进口数量增长了493%(进口额增长133%),棉外衣的进口数量增长了153%(进口额增长134%)。 表二、我对瑞出口增幅较大的纺织品、服装类别
资料来源:瑞士联邦海关 (二)、瑞士纺织协会、企业的反应 瑞士企业对2005年纺织品一体化及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增长反应比较平静。瑞士纺织协会(FTS)负责人Rolf Langenegger认为:不应该把中国看成是将会主宰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巨魔。对瑞士高附加值纺织品来说,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具有潜力的市场。4月7日,瑞士纺织协会召开年会,会后发表的新闻公报认为中国市场还有潜力可挖,如高档服装,高档、耐磨的家具/装饰布料,高科技纺织品,为中国出口服装工业提供半成品纺织面料等。 瑞士纺织企业早就意识到,只有占领高端市场,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是西方发达国家纺织企业的强项和出路。瑞士企业在这方面已领先一步,加大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所以,瑞士纺织协会认为,取消纺织品配额对瑞士企业影响不大,反而有利于瑞士纺织业向中国出口。 为协助瑞士纺织企业开拓中国市场,2005年2月,瑞士纺织协会联合德国纺织/时装行业联合会、奥地利纺织协会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 Rolf Langenegger认为,瑞士纺织业对市场的新形势、新情况早有预测和准备。早在20世纪60年代,瑞士纺织工业就开始了结构性调整,主要应对当时来自葡萄牙、意大利的产品以及后来来自东欧国家的廉价纺织品的竞争。瑞士企业转向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许多企业成了行业内的领头羊。如,瑞士Camenzind纺织公司专门从事丝绸、马海毛、羊绒等500多种原料的高精度纺纱,其纺成的200米的丝线重量只有1克;Mammut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高山运动服装/设备布料的生产商,现在还生产高强度织物,其产品已广泛运用到工业、建筑和运输等领域。 位于瑞士圣加仑州的Schoeller纺织公司主要生产高科技纺织品,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其主要客户有Mammut、Nike、North Face、Salomon、Mountain Hardware、Timberland等著名体育用品制造商及保时捷、宝马等汽车制造商。目前Schoeller纺织公司在瑞士境内有180名雇员,在中国香港有一家合资企业。Schoeller纺织公司发言人Dagmar Signer表示:自1868年创立以来,Schoeller纺织公司一直注重研发投入,创新技术,适应市场变化。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对Schoeller纺织公司的经营没有影响。 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的Switcher公司对纺织品一体化表示欢迎。Switcher公司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有工厂,Switcher公司认为取消纺织品配额后,公司的产品可以更方便地进入欧洲市场。 (三)、媒体的反应 瑞士媒体对中国纺织品大量流入欧盟、美国以及欧盟、美国的反应作了报道,但没有过分炒作。瑞士《时报》认为由于瑞士企业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所以能把握主动,在“后配额时代”从不利地位转为有利地位。中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对瑞士不是危胁,而是机遇。 三、观察与建议 一、瑞士于1996年取消了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配额。由于自身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瑞士积极主张贸易自由化,开放进口(除农产品外),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推动市场开放进程。 当前瑞士纺织业形势良好,2004年瑞士纺织业实现销售额37亿瑞郎,比2003年略有增长(+1.9%)。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瑞士纺织业对中国纺织品反应的敏感程度。相比之下,瑞士其他行业(如机电工业)对瑞士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中国产品对瑞士同类产品造成冲击等现象的反应要强烈得多。 二、我对瑞服装出口逐年稳步增长,并逐渐被瑞士消费者认可、接受。 1996年至2004年,中国对瑞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的平均增幅是5.8%,出口额的平均增幅是2.3%。据了解,H&M销售的服装30%来自中国,Manor(瑞士大型百货公司)销售的服装37%来自中国,Migros(瑞士第一大超市集团)销售的服装40%来自中国。这表明,瑞士消费者总体来说对“中国制造”的服装是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瑞士纺织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对瑞士消费者来说,(产品的)产地不是决定性因素,瑞士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服装的样式、价格和质量。H&M瑞士公司发言人表示,(中国廉价服装增多),但现在没有发现瑞士消费者有什么特殊敏感的反应。 三、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优势在于价格低,质量好。但不足之处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中低档产品居多。中国服装的进口价(海关申报价)为每公斤25.2瑞郎,而瑞士服装的平均进口价为每公斤61.7瑞郎,也就是说,中国服装的价格是瑞士进口服装价格的40%。中国是瑞士廉价、中低档服装的主要来源地。 因此,我国产品在瑞士中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大有潜力可挖。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档次和科技含量,创立品牌,一则可以开拓瑞士中高端市场,二则可以使我纺织品服装对瑞出口避免出现数量增长过快、而出口额远低于数量增长的现象,防止授人以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