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外贸企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 | 发布日期:2007-05-09

    广交会期间,凯喜雅、舜天等大型外贸纺织企业的签单并未受到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争端等经营气候的影响,一位业务代表称“是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支持了他们。

  关于“忠诚度”,一位外贸官员与笔者谈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因为一双新鞋,脚上莫名出现了肿块。他分析说,“鞋内里的布料可能含了超标的化学物质,比如,印染后本该水洗三遍的,企业图节省成本可能只洗了一次。”———结果他丢弃了那双鞋,同时也彻底抛弃了对那家鞋企的忠诚。

  生产程序是消费者无法监督的,却又与消费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在不透明的生产过程中,要自觉地、严格地按照规范的、科学的程序去作业,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企业要将逐利的本能行为与利益相关方有机结合,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何谓企业利益相关方?长期以来,这一内涵被限定为企业员工和股东。他们无疑是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但局限于此又不免过于偏颇,尤其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绝不能不关照到消费者、自然与社会等利益关联方。

  2005年底,商务部曾发表声明,提醒与外国企业合作的中国公司要意识到,国际商业中有关社会与环境的标准愈来愈严格,劳工权利、商业道德、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确实,“企业社会责任”自上世纪40年代被提出以来,迄今尚未形成一个精准的界定。原因是,每一个关联方对企业责任的理解都可能有自己的合理的视角和立足点。但认同对企业责任的多重理解,并不否定我们“企业的责任是创造财富”的固有信念。

  所以,企业的CE0们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强化“事物普遍联系”的理念。丧失了诚信,肆意耗费资源与能源而不顾忌社会与自然承载力的经营,终究会影响企业的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而一旦被合作伙伴、消费市场所摒弃,“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企业的发展与利润从何而来?

  2006年11月,国际体育用品公司耐克(Nike)中止了与其手工缝制足球的主要供应商、巴基斯坦SagaSports公司的合同。原因是该公司不断违反操作规定,将大部分生产交由临时工在市郊的家里完成,使耐克难以监督足球的缝制环节,从而可能留下质量隐患。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从一时(也可能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或一事来看,需要企业更多的成本或技术投入,似乎不仅无益于企业利润增长,反而会挤压利润。但是,它最终会转化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笔者以为,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需要将责任内化为企业核心的商业策略,在外贸领域切实实践“尊重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建立与商业目标相适应的企业责任战略。而这些无疑是建立在企业认知的基础上。所以,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政府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补白工作,即使在缺乏广泛认知的情况下监管机构亦可采用强制手段来推进。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