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积极扩大进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来源:国际商报 | 发布日期:2007-05-09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进口曾被视作经济增长和国内产业发展的减量或消极因素而长期受抑制,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事实上,进口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面,扩大进口有助于改善国内供给,促进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弥补国内资源缺口。积极扩大进口在当前尤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扩大进口是减少顺差和缓解贸易摩擦、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现实需要。我国外贸顺差持续增长,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不仅存在巨大的外汇风险和管理压力,央行货币对冲流动性过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遭受的贸易摩擦急剧增多。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看,当前出口高增长有结构型的因素,大规模限制出口将显著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积极扩大进口就成为当前减少顺差的首选手段。

  第二,扩大进口是缓解能源资源紧缺瓶颈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要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第三,扩大进口先进技术设备是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在从整个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的过渡期,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可以快速提高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第四,扩大技术进口是加快我国自主创新进程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发展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通过大量进口技术和专利,夯实自主创新尤其是集成创新的基础,加速自主创新进程。

  第五,扩大进口是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国的环保投资将达到1.3万亿元,我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所蕴涵的节能商机将近3万亿元。环境保护涉及子孙后代的发展权益,要求我们从“市场换环保”高度出发,大力进口国外环保设备和技术。

  第六,扩大农产品进口还有利于缓解我国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约束,确保农业发展战略底线。

  第七,扩大进口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预计从现在到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增长率为50%,到2015年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

  当然,中央提出“积极扩大进口”,重点方向是促使外贸政策向中性化转变,进一步提高进口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扩大市场开放,减少一些不规范的行业和地区壁垒,完善进口服务促进体系;同时,坚持扩大内需长期方针,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同时,扩大进口还要把握好规模和节奏,不能盲目进口、无序进口和重复进口。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