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中国企业“走出去”

"走出去"要考虑综合配套成本--纺企海外投资谨防配套“陷阱”

来源:国际在线 | 发布日期:2007-04-05

    最近,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让中国纺织企业感到巨大压力。不少纺织企业带着热情去周边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准备“走出去”,但有关市场调查结果却让企业心寒,当地缺少产业配套造成综合成本上升就成了最大障碍。有关人士提醒,棉纺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做详尽的市场调查,留意“配套陷阱”。

  成本高企压力大

   
瑞士苏拉集团下属的赐来福公司上海代表处黄伟表示,目前他们最关心的是纺织品贸易中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例如棉花价格。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透露,2006年国内纱线产量约为1740万吨,增长率大约是20%,因此对棉花的需求量很大。2006年国内棉花产量670万吨,进口棉花数量为364万吨。按今年1月20日的进口棉花价格分析,国际棉价为59.13/磅,比国内棉花贵200多块钱。今年中国实行了6%的划准关税后,我国棉价高于国际市场1279块钱,这将影响到2007年纺织企业的出口。由于棉花供求矛盾,预测2007年棉花市场的缺口仍较大,进口依存度约为30%。

    “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正在消失,纺织行业开始进入高成本时代”,苏州一家大型纺织集团高管分析说,在棉纱的出厂价格中,棉花原料占了7成,人力成本、能源消耗等制造成本、税收成本等占27%,剩下的利润仅在3%以内。这些生产要素价格都在上升,但上涨最多的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一线工人工资涨了10%,按照该集团有3万名员工计算,每年将多支出3600万元,仅此一项就减少了公司10%纯利润。

  海外投资辟蹊径

   
面对欧、美设限,成本高企等不利因素,国内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纷纷另辟蹊径。其中,在第三国设立工厂受到热捧。

  据江苏红豆集团常务董事王竹倩透露,今年春节后,红豆在柬埔寨投资约3亿元的工厂就开始投入建厂,生产的全部产品都将用于出口到国际市场。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开美、欧对于国内企业纺织品的限制,而柬埔寨不在美、欧设限范围的国家内。此外,由于国内土地、水、劳动力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柬埔寨等国家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此前,红豆集团在无锡工业园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又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考察了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设立工厂也得到了当地的热情接待。

  浙江华孚集团有限公司王小生也表示,目前正在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考察,酝酿在第三国家设立工厂的计划。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介绍,除中央管理的企业外,我国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纺织企业在海外设厂较多,主要集中在亚洲的蒙古、越南,非洲的南非、毛里求斯,美洲的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

  当心海外配套陷阱

  走出去到海外设厂的诸多利好让纺织企业们不禁心头一热,但在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配套“陷阱”。

  去年苏州一家大型羊毛精纺企业动了投资东南亚的念头,他们通过国外研究公司做系统了解,发现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虽有工资成本优势,还有对外资企业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但可以做配套的当地企业基本没有,产业配套能力极差。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综合制造成本未必比长三角地区低。

  江苏普坤集团也有过类似的测算,公司一位高层给记者做了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某个或几个特定链节的优势,这些是决定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链节,可以是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也可以是原料供给、市场营销、生产规模等。“比如做一件衬衫,大到面料、小到纽扣都是由专业配套商提供的,服装厂其实是一个组装车间。在苏南地区,完整的产业配套链已形成了,距离最远的供应商也不过两小时的车程。供应链管理成本降到最低点”,这位高层解释说。这在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是无法做到的。

  “一万锭纱线生产线在老厂区要用工人120名,而引进了进口自动落筒机的新疆厂区,只用60人。这两年,老厂区纺纱车间装备也将达到国际先进,一线劳动力可以减少数千人。”痛定思痛,华芳集团的高层得出了这样的定律:解决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的最佳办法是,更新设备、提高效率,从而少用劳动力,研发新产品,创造独特的技术优势。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