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分析

2006年1~2月我国丝绸进出口分析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记者 郭春花) | 发布日期:2006-04-18

       2006年1~2月,我国丝绸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4.63亿美元,进口金额为 2.67亿美元,同比下降3.86%,出口金额为11.96亿美元,同比下降9.73%。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进口:蚕茧类量增价跌 丝绸类单价上升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6年1~2月我国丝绸进口金额为2.67亿美元,同比下降3.86%,其中,1月进口金额为1.36亿美元,2月进口金额为1.31亿美元。1~2月蚕茧类进口数量为90.280吨,同比增长18.25%,进口金额为13.84万美元,同比下降10.16%,进口单价为1.53万美元,同比下降24.02%;丝类产品进口799.272吨,同比增长53%,进口金额为267.93万美元,同比增长63.12%,进口单价平均为3.35万美元,同比上升6.62%,其中进口短丝类产品居多,占丝类产品的85.06%;绸类产品进口2.396亿米,同比下降6.71%,进口金额为25658万美元,同比下降4.87%,进口单价为平均为1.07万美元,同比上升1.97%,其中进口化纤绸居多,占绸类产品的98%;丝绸制成品进口金额为771.12万美元,同比增长22.05%。

出口:丝类产品增长 绸类产品下降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6年1~2月我国丝绸出口金额为11.96亿美元,同比下降9.73%,其中蚕茧类产品没有出口;丝类产品出口数量为4357.128吨,同比增长2.59%,出口金额为11172万美元,同比增长46.6%,出口单价平均为25.64万美元,同比增长42.9%,其中长丝类产品和短丝类产品各占其半,分别占41.67%、58.33%;出口绸类产品8.69亿米,同比下降12.53%,出口金额为71705万美元,同比下降15.67%,出口单价平均为0.83万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出口化纤绸占多数,共8.326亿米;出口丝绸制成品金额为36774万美元,同比下降7.82%。

行情:缘于国内外生丝市场变化

    目前,丝类产品出口的良好行情,主要是缘于国内外生丝市场的变化。国际上主要的蚕丝生产国印度,其国内市场缺口达1万吨,导致丝价上涨;另一重要生丝出口国巴西则由于气候的影响,去年生丝产量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在我国,由于受蚕桑种植面积减少、高温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主要蚕茧产区江苏、浙江去年秋茧大幅度减产,蚕茧总体质量下降,影响出丝率。因此,国内生丝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暴涨,部分品级的生丝价格,从每吨17万元起步,今年最高一度涨至34万元,目前现货价仍有29万元。原料成本的上升成为驱动丝绸出口价格走高的主要动力。 

前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丝绸出口的后市走势,业内专家表现出谨慎的态度。目前丝类产品出口呈现价涨量增的态势,主要是生丝原料上涨的推动,一旦原料产量增加,丝绸出口能否维持目前的价格,对企业将是个考验。从国际市场看,印度、巴西、越南等生产国预计今年蚕茧将增产。国内市场由于去年的蚕茧高价,增产亦在意料之中,未来市场的供需状况将发生变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使生丝原料的价格走向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