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宏观经济信息

林毅夫:发达国家可组财团设超级基金迎接全球挑战

来源: | 发布日期:2009-07-08

    “发达国家甚至可以组成国家财团,并成立一项超级基金;而这项‘环球复苏基金’可由多边组织管理,进一步降低国际政治压力。”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新加坡表示。他认为,短期而言,这将有助于提升需求以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长期来看,这些具高潜能的投资也可为投资国带来足够的回报。

    林毅夫是在以《超越凯恩斯主义––全球发展的挑战》为题的演讲中提出该建议。他认为,这种跨国界投资不仅将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潜能,也为发达国家创造大规模的市场。据其透露,他在同发展中国家领袖谈论时该建议都获得积极反应,发达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和德国等也赞同他的建议,接下来,他希望有机会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协商讨论。

    “由于各个国家利益不同,要让发达国家考虑超越国界限制成立一项超级基金,实际操作起来很难。”6月29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林毅夫建议的超级基金较为理想化,不太可能实现。

    实体经济危机

    林毅夫表示,尽管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政府反应迅速,果断为金融企业提供援助,但在他看来,金融危机已经逐步演变为产能过剩引致的实体经济危机。“2002年到2007年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现在已经转变为生产能力。而危机使家庭财富骤然缩水,家庭不得不减少消费,产能过剩问题于是浮出水面。”

    “一旦产能过剩,经济就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危机使企业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投资需求下降;一些企业面临破产或被迫裁员,这反过来又威胁到人们的收入和工作保障,因而他们只好设法减少开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减少,生产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林毅夫指出,这种产能过剩可能会对企业的利润、投资,以及工人就业、工资水平和消费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过去,当类似情况发生时,某些国家还可以用本币贬值、促进出口的方法摆脱经济衰退。但现在是一次全球性危机,本币贬值不能带来出口回暖。因此,除非我们能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否则衰退的时间将很漫长,对所有国家都会造成严重伤害。”林毅夫警告,全球正面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未来甚至可能演变成人道主义危机。

    “尽管危机源自金融部门,但当前的真正挑战来自累积的过剩产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解决此问题,经济就会有螺旋式下降的风险,危机也有可能拖得更长。”林毅夫称,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但是,也应当超越凯恩斯主义,超越国家界限帮助发展中国家,从而让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走出这场危机。

    超级基金设想

    林毅夫称,这场危机是近80年来第一个全球“同步”的危机,迫切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计划。尽管各国采取干预措施,但至今效果并不佳。发达国家正经历急剧的经济紧缩,但发展中国家更为脆弱。而且,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它们都更可能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率下降,再加上原本就很高的贫困率,将使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家庭高度暴露在危机之中,补贴或发消费券的效果并不显著。

    “金融危机爆发时,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其金融部门没有完全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但在金融危机演变成实体经济危机的现在,发展中国家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他表示,“世界正向一个需要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世界转型,但这个过程却遇到两个限制,即高收入国家有资源却没多少可供投资的项目,低收入国家则有更多的领域但却受限于资源。人们必须超越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各国政府在制定财政刺激政策时,应该侧重于打通经济瓶颈。”

    林毅夫表示,由于发达国家一般基础设施较完善,除了绿色环保领域之外,并无太多投资空间。反之,发展中国家不仅提供大量投资机会,这些投资领域往往能带来高回报,足以偿还当初所投下的投资成本。

    尽管如此,一些经济学者认为林毅夫的提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陈抗表示,由于各个国家利益不同,各国政府思考的角度也不同,要各国达成一致创立超级基金其实并不容易。“这种跨国界超级基金的构想是好的,但希望多个发达国家都参与有一定难度。如果两三个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和巴西,针对某些具体领域达成投资合作共识,可能性或许会大一些。”

    “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促使美国、中国、德国、阿根廷等都同意经济相互依赖的事实。但若要寻求一个‘全球性解决方案’,我们至今仍未看到20国领导人就此达成一致意见。”新加坡东亚经济研究员Vincent JY.Lim对本报记者说,各国对于危机的许多具体问题仍存在巨大分歧。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