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日本
对行业认识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厚积薄发
2007年9月19日至21日,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东京成功举办,无论参展企业数、展出规模、到会客户数,还是展出实际效果都获得新的攀升。展会承办机构负责人中纺广告展览公司总经理孙晓明日前表示,走过九届即将迎来第十届展会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通过多年在专业观众、展商、合作机构等方面的强大积累,对行业认识和把握能力逐步提高,已成为日本纺织服装界知名展会,贸易效果好于一些国内知名的出口贸易综合类展会,并日渐成为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业界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
为客商提供多元选择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共有175个摊位,152家企业参展,规模大、代表性强,参展企业素质有新的提升。孙晓明认为,这反映步入成长期的日本中国纺织品成衣展能为日本客商提供更多选择,能适应日本客商更广泛需求。
据孙晓明介绍,经过举办九届日本中国纺织品成衣展,共有600多家企业先后参加过展会。其中超过一半是多次参加展会的老展商,而且还有不少从第一届到第九届都参展的“铁杆”展商。这表明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对参展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团结了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展商。
随着展会自第六届开始步入成长期,展会的规模快速扩大,对日本出口企业参展需求呈现跳跃式增长,展会也从最初的60多家参展企业,发展到现在的160家企业,而且展位供不应求,展商素质明显提升。以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为例,在参展的企业中,对日出口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近20家,最快交货期为1周的企业有10家,90%的成衣企业具有组织面辅料能力,30%的企业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大部分参展企业注重调整经营方式,注意引进日本的企划、设计,与日本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近几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每届展会参展企业合计对日出口额超过13亿美元,占中国每年对日纺织品服装出口10%左右。
据日本相关人士分析,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吸引了10%~20%真正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日本企业,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成为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重要交易平台。
在日本业界具良好影响力和幅射力
前不久结束的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共接待注册登记的专业观众2222人,较上届在东京举办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1817人提高了22%。除了观众数量增长外,观众对展会的反应更令主办方鼓舞与欣慰。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4%以上的观众认为本展会的企业和商品符合或大致符合日本市场需求;70%的观众认为本展会重要或比较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只有2%;97%的观众表示今后将继续参加本展会。对观众统计还显示,有24%的客商是从朋友处得到信息而来参加展会的,比上届展会上升3%。这表明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日本业界已具有良好的影响,日本业界已把该展会排入了工作日程。
作为一个贸易例展,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日本业界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力和幅射力,非常不容易。因为对于专业展会来说,最重要和最难做的就是专业观众的积累。而通过举办九届展会,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恰恰在这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孙晓明介绍,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专业买手的积累已见成效,九届展会累计有19106位专业观众到场注册。这些到展会的客商留下了系统性资料,不仅包括观众所在企业的通讯方式,也包括规模、主营方向、业务特点等信息。这些积累的宝贵资料,也使展会主办方能更明确地了解日本市场和业界的动向,更主动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参展商。同时,也更具备条件在展商和观众间做更多深入细致的沟通工作,便于把展会服务延伸到展前和展后,有利于提高展会效率。
专业客户接触率高
对于贸易展参展企业来说,参展最大的期待是接触到更多专业客户。走过九届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由于积累了3万多核心客户,且成为日本业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可以称得上是高性价比的展会,能为参展企业带来物超所值的收益。
据第九届中国纺织成衣展调查统计报告,该届展会,平均每家参展企业接待买家28家,其中接待新客户17家,接待买家最多的达到220家,接待新客户最多的达到180多家;有92%的参展企业认为参展取得了效果,其中60%的企业认为找到了有发展潜力的客户。
与中国出口企业踊跃参展的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做比较,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专业客户接触率方面的优势则更具特点。据广交会主办机构公布的数据,前不久结束的第102届广交会,到会的日本客商为6829人,而两期共计10天广交会出口展区则有14574家中国境内企业参展,涉及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医药保健品、礼品5大类商品。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参展企业152家,3天却能享有2222人的专业客商资源。对于拓展日本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则可能更为直接、有效。
参加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企业,由于能获得政府提供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摊位费用的实际支出并不一定比参加国内综合性贸易展会高。同时对于国际贸易来说,走访客户是很重要的营销环节。大部分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参展企业,参展之后安排走访客户,了解市场,并已经逐渐形成固定模式。参展企业等于花一份钱,做两项事情。孙晓明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业已走向成熟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有较好的性价比,能给参展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把握行业发展动向
走过九届风雨历程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一直能根据中日纺织品贸易变化特点及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的需求,不断调整展会的侧重点,及时注入专业内涵,使展会成为中日纺织品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2007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新政策,这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原料、劳动力、环保等成本上升压力的情况下,进一步经受着加快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调整的考验。
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主办机构做了一些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引导工作,引导企业对日贸易不仅应注重质量、批量、交货期、生产能力,还应注重经验和设计能力。这些引导对展会参与者更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捕捉市场信息,起到了明确而有力度的导向作用。据孙晓明介绍,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大部分展商十分注意调整经营方式,一部分企业直接聘用日本设计师,一部分企业引入了日本的企划、设计环节以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提升产品价值。日企业也十分注重在这些环节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由于注意行业动向,紧随行业变化,同时通过对展会动向的推广,影响日本业界,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主办机构对行业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逐步提高,这使得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逐渐融入中日纺织服装及展览业界。展会不仅受到中国出口企业的欢迎,也受到众多行会组织及展览机构的关注,合作伙伴队伍逐步建立,共同为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做推广、招展及服务工作。
同时,展会主办方与日本纺织业界主流机构有良好合作,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作为协办单位,在原有后援单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商工会议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纤维输入组合、日本纤维输出组合、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东海日中贸易中心、大纤株式会社之外,从第九届展会开始又新邀请了日本服装产业协会、日本时尚协会、日本室内纺织品协会作为展会后援单位,进一步扩大了展会在当地的影响。日本专业主流媒体《纤维NEWS》、《日本纤维新闻》、《纤研新闻》和公共媒体也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作为热点追踪报道的展会。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举办已成为日本业界关注度极高的重要活动。
融入中日纺织品服装主流贸易圈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正处于旺盛成长期,显示出勃勃生机。
为客商提供多元选择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共有175个摊位,152家企业参展,规模大、代表性强,参展企业素质有新的提升。孙晓明认为,这反映步入成长期的日本中国纺织品成衣展能为日本客商提供更多选择,能适应日本客商更广泛需求。
据孙晓明介绍,经过举办九届日本中国纺织品成衣展,共有600多家企业先后参加过展会。其中超过一半是多次参加展会的老展商,而且还有不少从第一届到第九届都参展的“铁杆”展商。这表明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对参展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团结了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展商。
随着展会自第六届开始步入成长期,展会的规模快速扩大,对日本出口企业参展需求呈现跳跃式增长,展会也从最初的60多家参展企业,发展到现在的160家企业,而且展位供不应求,展商素质明显提升。以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为例,在参展的企业中,对日出口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近20家,最快交货期为1周的企业有10家,90%的成衣企业具有组织面辅料能力,30%的企业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大部分参展企业注重调整经营方式,注意引进日本的企划、设计,与日本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近几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每届展会参展企业合计对日出口额超过13亿美元,占中国每年对日纺织品服装出口10%左右。
据日本相关人士分析,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吸引了10%~20%真正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日本企业,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成为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重要交易平台。
在日本业界具良好影响力和幅射力
前不久结束的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共接待注册登记的专业观众2222人,较上届在东京举办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1817人提高了22%。除了观众数量增长外,观众对展会的反应更令主办方鼓舞与欣慰。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4%以上的观众认为本展会的企业和商品符合或大致符合日本市场需求;70%的观众认为本展会重要或比较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只有2%;97%的观众表示今后将继续参加本展会。对观众统计还显示,有24%的客商是从朋友处得到信息而来参加展会的,比上届展会上升3%。这表明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日本业界已具有良好的影响,日本业界已把该展会排入了工作日程。
作为一个贸易例展,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日本业界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力和幅射力,非常不容易。因为对于专业展会来说,最重要和最难做的就是专业观众的积累。而通过举办九届展会,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恰恰在这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孙晓明介绍,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专业买手的积累已见成效,九届展会累计有19106位专业观众到场注册。这些到展会的客商留下了系统性资料,不仅包括观众所在企业的通讯方式,也包括规模、主营方向、业务特点等信息。这些积累的宝贵资料,也使展会主办方能更明确地了解日本市场和业界的动向,更主动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参展商。同时,也更具备条件在展商和观众间做更多深入细致的沟通工作,便于把展会服务延伸到展前和展后,有利于提高展会效率。
专业客户接触率高
对于贸易展参展企业来说,参展最大的期待是接触到更多专业客户。走过九届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由于积累了3万多核心客户,且成为日本业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可以称得上是高性价比的展会,能为参展企业带来物超所值的收益。
据第九届中国纺织成衣展调查统计报告,该届展会,平均每家参展企业接待买家28家,其中接待新客户17家,接待买家最多的达到220家,接待新客户最多的达到180多家;有92%的参展企业认为参展取得了效果,其中60%的企业认为找到了有发展潜力的客户。
与中国出口企业踊跃参展的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做比较,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在专业客户接触率方面的优势则更具特点。据广交会主办机构公布的数据,前不久结束的第102届广交会,到会的日本客商为6829人,而两期共计10天广交会出口展区则有14574家中国境内企业参展,涉及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医药保健品、礼品5大类商品。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参展企业152家,3天却能享有2222人的专业客商资源。对于拓展日本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则可能更为直接、有效。
参加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企业,由于能获得政府提供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摊位费用的实际支出并不一定比参加国内综合性贸易展会高。同时对于国际贸易来说,走访客户是很重要的营销环节。大部分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参展企业,参展之后安排走访客户,了解市场,并已经逐渐形成固定模式。参展企业等于花一份钱,做两项事情。孙晓明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业已走向成熟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有较好的性价比,能给参展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把握行业发展动向
走过九届风雨历程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一直能根据中日纺织品贸易变化特点及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的需求,不断调整展会的侧重点,及时注入专业内涵,使展会成为中日纺织品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2007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新政策,这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原料、劳动力、环保等成本上升压力的情况下,进一步经受着加快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调整的考验。
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主办机构做了一些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引导工作,引导企业对日贸易不仅应注重质量、批量、交货期、生产能力,还应注重经验和设计能力。这些引导对展会参与者更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捕捉市场信息,起到了明确而有力度的导向作用。据孙晓明介绍,第九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大部分展商十分注意调整经营方式,一部分企业直接聘用日本设计师,一部分企业引入了日本的企划、设计环节以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提升产品价值。日企业也十分注重在这些环节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由于注意行业动向,紧随行业变化,同时通过对展会动向的推广,影响日本业界,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主办机构对行业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逐步提高,这使得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逐渐融入中日纺织服装及展览业界。展会不仅受到中国出口企业的欢迎,也受到众多行会组织及展览机构的关注,合作伙伴队伍逐步建立,共同为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做推广、招展及服务工作。
同时,展会主办方与日本纺织业界主流机构有良好合作,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作为协办单位,在原有后援单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商工会议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纤维输入组合、日本纤维输出组合、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东海日中贸易中心、大纤株式会社之外,从第九届展会开始又新邀请了日本服装产业协会、日本时尚协会、日本室内纺织品协会作为展会后援单位,进一步扩大了展会在当地的影响。日本专业主流媒体《纤维NEWS》、《日本纤维新闻》、《纤研新闻》和公共媒体也把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作为热点追踪报道的展会。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的举办已成为日本业界关注度极高的重要活动。
融入中日纺织品服装主流贸易圈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正处于旺盛成长期,显示出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