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产业用纺织展览会让业界感受蓬勃的发展前景

      ——来自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启示

      不久前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以其国际化、新技术、新产品、新原料的鲜明主题让业界感受到这个领域蓬勃的发展前景。来自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台湾的展商,均以统一展团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本国家和地区两年来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和非织造布行业取得的成果。从这些展团集中展出的新技术、新材料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速度决定了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在农业、工业、土工、建筑、汽车、环保、医疗、防护、体育等领域的发展空间和技术要求。其中,台湾展团所展示的产业用及非织造布产品,让我们看到了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技术实力以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机能型新纤维奠定基础
                
      来自台湾工业统计月报的数字显示,2005年台湾纺织业出口额达到118.11亿美元,其中1/3市场在香港,17%左右的市场在美国。对此,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在接受采访时称,由于台湾自身资源有限,天然纤维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了确保台湾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台湾加大了在化纤领域的发展,并确定了发展“高科技新技能纤维”的战略重点。
                
      据了解,这一战略目标涉及全面发展机能性纤维、新型合成纤维、环保纤维、产业用纤维、不织布纤维五大类。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推动下,台湾原料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用和非织造布的重要原料——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产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并取得重要技术成果。目前,台湾精对苯二甲酸(PTA)的产量不仅能完全满足自用,且有多余产量销往中国大陆、越南、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乙二醇(EG)的产量除了满足自用外,还有相当数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内酰胺(CPL)的产量已经满足需求的40%;丙烯腈(AN)90%的需求量已经能够自产满足。这和大陆化纤业主要原料50%以上依靠进口相比,显然胜出许多。雄厚的原料产能使得台湾纺织产业的竞争力显著提高,也使得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技术含量和研发速度有了长足发展。2004年,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宣布正式成立,此举被业界称之为“台湾的产业用纺织品时代来临”。
                
      践行技术纺织品产业目标
                
      本届展会上,台湾生产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11家企业首次集体参展。台湾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戴荣吉对此的评价是,本次参展的企业带来的产品都是当今产业用领域最新研发的产品,内容涉及新型功能膜、应用于隔离领域的新型非织造布,还有汽车内囊等等。戴荣吉告诉记者,台湾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台湾产业用行业的发展由来已久,台湾在机能性纺织品领域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拥有可观的市场竞争力。
                
      比如,台湾采取相转移变换材料技术,在服装中浸入PCM胶囊,可以有效减少人们在运动时的排汗量,从而提高运动服装的舒适性和干爽性。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台湾企业在机能性纺织品的开发方面更加注重的是未来发展以及企业的长久竞争力。因此,他们不惜用巨资加大开发的速度和产业化进程,践行着产品开发一定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道路,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了一个良性循环。
                
      今天的台湾在产业用和非织造布领域已经涉及到纳米纺织品、智能型纺织品、医疗保健纺织品、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电磁波遮蔽暨导电性纺织品、吸附过滤性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检测与评估等众多领域。戴荣吉告诉记者,依靠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台湾的“可应用于高科技电子战的野战智能型纺织品”,“可量测心律的感测性保健衣”,可防水、防尘、防火、抗紫外线的“高科技产业建筑布膜”,可携式电疗袜、手套,“智能型衣厨”,“自动调节体温的高科技防弹背心”以及熔喷纳米纤维滤材、椅垫、救生衣等众多自主品牌产品都销到了世界各地,其各领域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据了解,2004年,台湾生产纺织品的比例是衣着类68%、家纺类12%、产业用20%,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被改变为衣着类40%、家纺类30%、产业用30%,不难看出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光明的未来。
                
      海峡两岸比较后的启示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以及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给台湾纺织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产业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对此,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从四个方面给予了解释:
                
      首先,做好定位,实行特色开发。台湾大多数企业均有自己的特色或优势产品。即使是同类企业,产品也极少雷同,这就避免了同类产品低价位竞争,这种开发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拥有高效的信息化手段。由于台湾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较早,因此,特别重视国际纺织市场的动态。许多公司在不同国家都设有分公司,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国际最新产品的情况,同时,还有一支营销网络齐全、反馈信息快速、高效务实的开发队伍。相比较而言,大陆不少企业在市场反应力和应变速度上,距离市场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第三,精细化管理打牢基础。台湾纺织企业大都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对环保有要求的企业也都通过IS014000环保体系认证。员工在岗位上的操作均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做,这是台湾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成因。台湾产品的质量稳定,附加值高和他们一贯的精细化管理密不可分,严格按照制度和标准生产。客观地说,大陆还有不少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远远没有意识到。
                
      最后,牢牢抓住国际最新技术发展潮流,加快使用先进设备的速度。这样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人工强度,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明显提高。
                
      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发展是台湾纺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台湾生产出第一块卫生巾的台湾康纳香公司董事长、台湾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理事长戴荣吉先生所言,台湾纺织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高科技、新材料、新原料以及特色开发仍将是唯一的出路。这也应是大陆同行深刻思考的一个发展命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