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纺织品与汽车的关系,很多人能想起的只有针织座椅。事实上,纺织品在汽车上的应用相当广泛。从汽车顶篷、后备厢内衬、地毯、座椅面料到安全气囊、安全带、轮胎、过滤材料布等,一辆车上使用的纺织品多达22公斤左右。
10月19日,2010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展会吸引了众多汽车用纺织品生产厂家参加。“近几年,伴随汽车市场销量激增,车用纺织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新车销量和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环境下,车用纺织品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陵申说。“但这个行业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高科技产品技术有待突破等。”
内饰用纺织品竞争激烈 低端产品横行
我国国产车用内饰纺织品已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技术水平不过硬,市场竞争缺乏秩序,低端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福建南纺是一家汽车车顶用内饰纺织品供应商。它与广汽本田已经有多年时间。该公司针刺一厂负责车用纺织品的生产制造,一厂厂长李城告诉记者,参加2010产业用纺织品展会,是福建南纺首次对外展出车用纺织品系列。与竞争对手相比,福建南纺的产品特点是质地轻,耐磨损性好,但价格也要贵出一两倍。“很多采购商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他们不愿接受这么高的报价。很多整车厂家习惯使用低端纺织品,这使福建南纺车用纺织品市场推广面临一定困难,”李城说。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年产水刺非织造布近万吨。这种材料密度高,质地轻,延展性好,适宜用作汽车车顶和门板内饰。然而,东纶董事总经理马咏梅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车用水刺非织造布大都用于出口,客户多为宝马、大众、通用等跨国汽车巨头。
“在国内汽车厂家中推广水刺非织造布,难度极大。”马咏梅说。“2008年起,我们与上海大众也展开了一些合作,但总体而言,国内市场还是很小。东纶不打算自降身价参与低端竞争,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前提是保证产品品质。”
福建南纺和东纶面临的难题,折射出我国车用纺织品行业现状。“不论从技术还是管理方面来说,国内车用纺织品行业都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李陵申说,“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却缺乏拥有话语权的大型企业,这是车用纺织品行业不可否认的现状。”
我国车用纺织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值排名前三、四位的营业额加总,还不及一家大型车用纺织品国际巨头。这导致车用纺织品企业在与知名汽车厂家合作的过程中难以掌握话语权。整车厂往往会利用规模采购优势和品牌效应压价。“这在日韩系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它们采购体系相对保守,不易进入,即使形成批量采购,纺织品企业手中的定价权也很弱,”李陵申说。
高端车用纺织品技术有待突破
今年7月,宝马汽车传出消息称,将于2013年投产全球首款采用碳纤维车身的量产车型MCV纯电动汽车。该车车身主要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超轻量化的特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平衡电动汽车因电池组增加的250到300千克的额外重量。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克劳斯·德雷格说,这款车让汽车轻量化设计翻开新篇章。
MCV是高科技纺织品在汽车上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由于造价高、产能低,碳纤维广泛应用还需时日,其他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品的应用,已经给汽车行业进步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量。但我国纺织品行业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技术差距需要填补。
英威达在本届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上展出了用于安全气囊生产的高强度尼龙66纤维纱线。安全气囊要求使用高性能材料,以吸收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在苛刻的温度条件下承受极大的压力。尼龙66纤维正好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自2008年11月起,英威达开始在上海实现本地化生产尼龙66纤维,向中国安全气囊厂家供货。而我国自主企业至今仍不具备生产这种高强度纤维的能力,一些安全气囊自主生产厂家,如东方久乐等都必须向英威达购买尼龙66纱线。
康迪泰克是大陆集团下属企业,它在本届展会上带来了多种泵、阀用橡胶膜片。其中,汽车燃油压力调节器膜片是发动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核心部件中的核心,担负着调节压力、稳定压力的作用。目前,国内掌握发动机电控燃油技术的厂家少之又少,能生产这种核心膜片的企业也寥寥无几。
电动汽车推广是当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车用锂电池中,电池膈膜成本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也是影响电池质量的关键。目前,只有美国、日本等等少数国家掌握其核心技术,我国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生产的锂电池膈膜非织造布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还不能得到汽车厂家使用要求。“如果这个核心技术部突破,电池膈膜大量依靠进口,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压力会比较大,”李陵申说。
在展会现场,记者也得到一些振奋的消息。烟台氨纶自主研发出对位芳纶,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疲劳等诸多优点,可用作摩擦材料增强纤维,使用在刹车片、离合器、密封垫、盘根等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大大提高产品耐磨性,规模化推广前景广阔。“这种技术以前只有外国人掌握,现在我们开发出来,大大降低了它的市场价格。连制备技术也是氨纶自主研发的,”烟台氨纶市场部副部长张曙光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