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未来40年后,全球机械至少有一半不是用钢铁和金属制造的,而是用各种各样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的。它属于产业用纺织品的范畴。
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是这样认为的。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行业专家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寄予厚望,怎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他们提出的建议值得企业思考。
提升品种和质量
近几年,过滤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了贡献。这离不开新型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国内陆续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纤维,如芳纶、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玄武岩、芳砜纶等,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为高性能过滤材料提供了基础,也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例如,高性能滤材在燃煤电厂、水泥厂、垃圾焚烧厂等高温烟尘的处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薄膜类产品相继出现,为水过滤提供了优质的材料,目前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已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
但是,目前过滤用原材料还远不能满足我国工业领域的需要。浙江理工大学研究员郭玉海谈到,一方面是现有原材料的性能尚不能同国外同类产品媲美,造成最终过滤产品在性能上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多项原材料品种仍不能产业化,如空气过滤材料需要的聚酰亚胺纤维、水过滤材料需要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等,都需要大量进口。
郭玉海表示,过滤用纺织品应该通过原材料、加工工艺等的技术进步,提高现有的过滤用纺织品的品质和功能,不断满足市场对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更要将过滤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其他过滤领域,如石油所用催化剂的过滤和回收使用、氯碱工业盐水精制、生活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等等。而这就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和环境,开发适合的过滤材料,一些新应用只需在加工工艺、原料品种上进行改进和优化即可。
突破思想制约
姚老经常奔走在行业会议和企业一线,他说得多的不仅是行业发展的成绩,还有对问题和不足的提醒。
他说,目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仍受到一些思想的制约。第一,产业用纺织品的最大重头,从制造方法来说,不在非织造,而遍及梭织、经编针织、纬编针织、编结,特别是多种方式的复合。第二,产业用纺织品的领域的概念尚有模糊成分。按国际惯例,例如目前部分划入“卫生用”的产品,如餐巾、医院的床上用品、纸尿产品、婴儿用品、揩拭用品、卫生纸等,传统属于家用纺织品,却不属于产业用纺织品。第三,产业用纺织品的重点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交通业、农业、林业、渔业、医疗业等使用的增强材料和环保材料。展望40年后全球机器至少一半不是钢铁和金属制造的,而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的。
姚老语重心长地讲,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和企业重点是要跳出原来思想和认识的局限性,更清楚产业用纺织品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其他产业使用的多种原料中的一种,甚至是初级材料。产业用纺织品要和其他材料互相结合,经过复杂加工后才能形成最终产品。因此,当前的重点是要“甘当配角”,配合其他产业开发研制最终产品,推广使用,并占领市场。
产学研用结合
推广并占领市场的过程并非易事,姚老告诫行业和企业,要建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在后道的应用研究开发工作的历史说明:一般一个最终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并实现产业化,大多经历了30年的艰苦历程。而且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繁多、复杂、差异大;同一用途的品种更多、要求更复杂、差异更大;同时对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不同,性能测试方法和仪器、标准不同,加上后道加工生产链长、工序多,因此研发困难、周期长、考核试用频繁、程序多。如果是医疗用纺织品,还要经过长期人体相容性考核,则困难更多。
因此,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须重点加强与后道各产业的联系、创造结合的环境和条件。而这种“结合”,首先不是传统概念中“产、学、研”的结合,而是最终产品设计、制造产业与产业用纺织品产业的结合。并应以最终产品的制造业为主业,按最终产品的要求,由那些产业主导,进行“产、学、研、用”相结合。
多位行业专家都认为,当前的经济环境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定能促进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业新的增长点。而现在,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而言,新技术、市场、生产等信息的交流、共享变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将于10月在上海举办的2010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恰恰为生产企业、大专院校、下游应用行业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提供了交流平台,起到非常好的桥梁作用。通过这个平台,大家彼此了解、分享上下游信息,可以有效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