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记者采访前夕,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杨兆华刚刚陪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去台湾考察交流归来。台湾纺织企业的现代化运营模式让他感慨良多,特别是面料企业展示新品性能的方式,令杨兆华讶异之余也受到启发。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企业生存现状每况愈下,国家、政府、行业协会纷纷伸出援手。然而,怎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杨兆华在分析明年纺织行业形势时谈到,明年的情况会发生变化,行业协会要真正地帮助企业树立信心,“充分发挥展会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
中国国际纺织面辅料博览会作为采购全球面辅料的最佳贸易平台,自创建以来一直以引导行业发展为已任,并催生了一批批中国纺织领军企业崛起、升级。而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一直引领着新型原料开发潮流,助推中国纺织产业实现升级。正值纺织行业发展拐点之际,为帮助企业走出眼前困境,记者获悉,明年3月在京举行的这两大纺织展会正在谋变。“我们不能坐等,一定要变。”杨兆华表示,展会要采取具体措施,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落到实处,否则只是空喊口号。
记者了解到,深化产业链联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将成为2009纺织展会的总体思路。“我们为什么要变?因为明年市场需求减少是不可逆转的,不能为了树立信心去欺骗企业。只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把损失减少到最低,让大家感到困难时期还有很多事做。”
记者:未来一季度,纺织经济下行或成定局。展会一直被视为行业风向标,明年三月的面料展是否会受到影响?
杨:最近我看了一些分析,说企业都在捂紧钱袋,现金为王,减少开支,保持运营稳定。都说展览会是风向标,那么现在行业不景气,大家是不是不来参展了?实际上,面料展、纱线展基本没有受到行业太大的影响。首先,规模没有缩小。从现在的报名情况来看,展会规模基本可以达到去年的水平,48000平米。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有一个可喜情况出现,老展商全部增大了面积。
记者:既然展会规模和去年持平,老展商做大,是不是意味着参展企业数量减少?
杨:可以这么说。根据初步判断,明年市场需求在下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现在,很多企业为了保市场,已经开始在降价,有些产品甚至低于成本价。企业也持着一种恐慌心理——如果不拉住客户,明年恐怕都开不了机。可如果这样,谁去做产品开发,谁去做售后服务?我们不希望这种恶性竞争的情况出现在展览会上。综合各种情况分析,只有减少参展商数量才能符合明年发展。
记者:这说明,大企业加快扩张、小企业退出竞争的两极分化格局,明年会更加明显?
杨:大家可能也接触到一些信息:小企业因为无法生存不能参与竞争,定单会逐渐集中到大企业,有的大企业定单都排到明年9、10月。但现在给你的单子不全是肥肉,价格也在往下降,这种单子小企业根本做不了,因为能耗不行,产品质量不行,效率又跟不上。以前杜会长总强调科技贡献率,这就在现在这个时期体现了。小企业因为没有及时完成技术改造,质量没有保证,就会飞单、丢单,跟不上现在的市场形势。而提前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内部管理完善。,已经做好准备的大企业就迎来了机遇。这是市场规律自动调整的结果。
记者:这种困境之下,企业应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展会又会如何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困境?
杨: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常规产品做得很好,经常会说没有时间去开发新产品。可现在对不起了,客户没有了,你应该怎样去维护客户,开发新市场?现在,同样的老客户,同样的价钱,却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企业长久以来的生存模式受到严峻考验。如果不进行创新,不进行工艺改造,明年的生存希望更渺茫。
当然,这并不是说市场一片黑暗,市场是有的,问题是企业怎么做。所以,展会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平台将起到很大作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集中展示,也会启发企业自发去创新。可以肯定,今年的困境让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渴求更加旺盛。不信你去看看,现在新技术讲座很受欢迎,尤其是讲实体经济的论坛爆满,2000块钱一个人,200人的场地挤进500人,这说明企业老板们都想听,明年大势怎么样,企业该怎么做。
记者:除了倡导技术创新,展会还能在哪些方面给企业带来启发?
杨:以前说面料是服装的瓶颈,可经过15年努力,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的面料丰富多彩,改革开放30年也要总结这个产业的发展。1978年以前,服装企业负责人会说,面料限制了我们的发展。现在已经听不到这种话。服装企业开始参与面料开发,或者已经依赖面料的创新。
但从市场需求来看,光靠面料工艺开发,脱离原料纤维的运用,是没用的。现在看看一块面料,起码是三种纤维混纺。这说明,随着消费者认识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对面料的需求也不一样。做服装不了解纤维,就是一种欠缺,但让服装参与纤维开发,也很夸张,不过企业一定要了解下一季的新纤维趋势。如果新原料出现了,服装企业还很懵懂,被聪明的企业发现后,就能抢先一季销售。
以往我们一直提到产业链联动,但还是常规性的传统作法,Chic展商没时间来看面料展,面料展商也不会去看纱线展,如果是这样,又怎么能谈协作?所以,我们要把产业链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解面料企业、服装企业、纱线企业具体有哪些要求,比如给面料展商发调查问卷,你希望哪类服装企业来了解你的产品,功能性纤维做成什么面料才能最体现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产业活力,帮助企业更透彻地了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