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十八日如期在纽约开展。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纺织服装业,一年不见已是两番景象。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令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今年日子艰难,厂商叫苦不迭。有人感叹,中国纺织服装业长达八年的黄金时代,已经开始“急刹车”。
“今年我们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二左右”,国内纺织业“台柱”之一、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总经理郑伯华对记者表示。二00八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百分之四点二,郑伯华叹“往往接单的时候还有利润,等交货的时候利润已经是负值了”。
问题不仅于此。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年初正式实施,令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劳动力成本平均上升两成多。在柬埔寨、越南月薪只需七、八百元人民币的熟练工,中国南方服装工厂里需要一千两百元甚而一千五百元。中国纺织机械和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黄缨对此直言,“《劳动法》是好的导向,但在当下中国实施为时过早,推后五到十年或许更合适”。
厂商求解另类生存
中国纺织业的现状是,去年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全行业百分之六十的企业利润在百分之三以下。为数众多的私人厂家为保持荷包,不得不歇业自救。
黄缨所在的部门,出口重心已从成衣转向面料。这是因为越南和柬埔寨虽然劳动力便宜,但织布、印染技术远不如中国,中国企业出口面料仍有优势。而此前,由于出口面料利润比成衣低得多,象黄缨所在的大型企业,是少有问津的。
另一家企业,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则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公司旗下的新纺联进出口公司部门负责人沈全芳展示了一款研发时间长达“几代人”、费用数千万的“防火服”。沈全芳说,未来恐怕要靠这种拥有专利的高价产品来扭转颓势了。
但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自救、转型都困难重重。
各方共谋化解危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十八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赞同“中国纺织业萧条”的提法。王天凯认为,中国纺织品行业国内需求仍广阔,有四分之三产品是国内自销,出口降低并未影响根本。
但王天凯也承认,出口不顺已经令“行业内大面积面临生存问题”。他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关系两千万纺织工人及一亿棉农,管理层相信不会坐视。
据说,王天凯所在的纺织工业协会及众多部委,已呼吁“上调出口退税率”,希望借此令企业有所喘息。但做来不易:以去年中国纺织品服装接近一千七百亿美元的出口额计算,上调百分之一退税率就意味着国家要出资一百七十亿美元,这显然不是一时一刻能有定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