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一个有灵魂的展会-来自首届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的现场报道

    “亲历首届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 系列报道(一)

     一个展会犹如一个人,需要语言,但更需要思想和灵魂。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展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展会都力求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吸引 众人的目光,但又有多少是有思想和灵魂的?其实不多!    
    
    从8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开幕前一天到8月31日展会闭幕.记者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泡在了上海以及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的E3展馆,从不同角度近 距离地去感受这个业界筹划已久、期待已久的首届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的与众不同——它有思想和灵魂。

    不求大,但求精

    客观上说,无论展馆面积,还是参展商数量,首届针织博览会在现有的专业展中不具备明显优势,但是它有精良的品质——就犹如沙堆中的一粒金子,闪光并夺人眼目。

    面对“规模与品质”这一困扰办展者多年的矛盾性问题,首届针织博览会主办方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后者。其实,作出这种选择不易,它需要戒掉当今社会不容易戒掉的“求大、浮躁、虚荣”的心理,需要在一片嘈杂声中仍能保持忠于自己选择的那份坚定。“说白了,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心态决定一切。我们的心态不是求大,而是求新、求精。”作为首届针织博览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这样认为。

    只求规模,其实相当容易。记者采访过不少的专业展会,也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办展者起初为了撑起门面,通过降低门槛等一些“优惠政策!招揽企业参展。由于门槛低了,参展产品和企业难免鱼龙混杂,展会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人都有‘第一印象’,一旦你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定位和概念,改变它十分困难。”杨世滨讲到,“为了在众多的专业展会中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首届针织博览会从筹备初期就确定了‘立足高起点,打造精品展,树立风向标’的精准定位,从设立高门槛、一对一邀请参展商,到有效控制参展规模、保证展会高质量,始终贯穿着主办方‘宁缺毋滥、追求精致、打造精品’的办展理念。这正是本届展会的灵魂。”
    
    一个有灵魂的人,其思想丰富且深刻;一个有灵魂的展会,必然有着超越常规展会的提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陈伟康作为展会主办方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首届针织博览会之所以被专业观众誉为“精品展”和“有灵魂的展会”,正是因为它超越了传统展会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的最基本功能,成为行业提升科技与品牌贡献率,推动、引领行业走向高端的风向标。陈伟康认为,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新市场“四新”主题在本届展会体现得十分充分,今后无论针织博览会规模如何发展,都不能偏离我们通过展会反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初衷。这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展会。
    
    现场一位专业观众对记者说:“首届针织博览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几乎囊括了当前针织行业最新的流行产品。新产品、新技术能够如此高度集中地亮相,这在其他专业针织展会上是很难见到的。可以说,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展会。
   
     的确,在本届展会上,展品从纤维到纱线,从面料到服装,涉及了针织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品种相当丰富。最值得称道的是无论哪个环节的产品,无一常规品种,均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能够代表当今中国针织行业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首届针织博览会的高超点和高层次,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让参观者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在展馆,记者真切感受到了牛奶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珍珠纤维等新一代绿色、环保纤维在业界不断上升的热度。这些新型纤维的研发成功与产业化生产,不仅为我国纺织工业节能减排i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丰富针织及纺织工业的原料资源、提升下游产品档次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区不大,却总是聚集着很多参观者,他们有的来自针织内衣企业,有的来自家纺,还有的来自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其中不乏海外客商。公司总经理郑字满心喜悦地告诉记者:“没想到参展效果这么好,来了很多下游客商询问牛奶纤维的特性、应用情况及价格。

    目前,正家牛奶丝年产量已达500吨,品种涉及针织内衣及枕套、被套、床单、床罩、靠枕、被褥填充料等家纺系列产品。”郑宇也对牛奶纤维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正家公司将进一步拓宽牛奶纤维的应用领域,计划明年将正家牛奶丝的年产量提高到2000吨,品种更加多元化,以满足高端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纤维原料的需求。
   
     海天轻纺集团的展区绿色生态的气息非常浓烈,导湿、速干的Cooldry系列,高科技、功能性的Hytech内衣系列,中空、保暖的Sunlite系列以及来自于玉米生物基的Com-tec绿色环保系列,4个设计风格不同的产品
商标设置于展位最醒目的地方,但最吸引入的还是他们所生产面料的与众不同和精良品质。据海天集团张连京介绍,海天以研发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功能性纤维著称,科研及产业化成果颇丰。海天目前的四大系列功能性面料广泛应用于中高档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内衣及针织毛毯等产品的生产,是很多国际著名品牌的专用面料。
   
    记者手里触摸着海天生产的“珊瑚绒”面料,感受着它与众不同的柔软与滑爽,心里则赞叹着中国企业力求通过自主创造提升产业水平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这届展会力求展示的中国企业不断超越、追求突破的最高精神境界吗?

    基地企业授牌,意在引导
   
    就在首届针织博览会开幕当天的下午,隆重的“中国针织行业基地企业”授牌仪式在海宁经编展区举行。在热烈的现场气氛的烘托下,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为获得“中国针织行业基地企业”称号的福建著龙服饰有限公司、泉州通亿服饰有限公司、福建劲霸经编有限公司、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武汉猫人服饰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授牌。   
    
    杨世滨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好的展会,绝不仅仅是产品的展示和企业的宣传,它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对行业发展的引导。我们之所以选择在首届针织博览会上进行基地企业的授牌,就是要引导我国针织企业进一步重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大力提高科技和品牌两大贡献率,全面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高勇,秘书长杨纪朝等为获得基地企业称号的企业授牌。许坤元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中国针织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重视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优秀企业,它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远的战略眼光、执著的创新理念、务实的经营作风,成为针织行业发展的佼佼者和引导者,为行
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在全行业倡导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优
势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行业协会决定命名成绩突出的针织企业为“中国针织行业基地企业”。    

    在这次命名的6家企业中,福建著龙、泉州通亿、福实际的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保
定依棉、江苏金辰、武汉猫人则具有较强的产业链合作发展的意识和优势,通过做精做强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
以及加强与上下游的合作,推动产业整体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对于向基地企业授牌的意义,杨世滨认为,主要是一种示范作用,力求通过行业协会这一有效的平台,进
一步将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到行业发展的高度,同时使行业创新、合作与发展更加具体化,更加深入人心,有力
地指导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实际,促进中国针织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久违了,时尚设计
    许坤元在展馆参观时,道出了众人心中的一个共识——“设计师长廊”是本届展会的一大风景。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智告诉过记者,针织品及服装对于我国是一种舶来品。在西方发达国家,针织产品富有艺术气息,是高档消费品,而在国内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使针织产品的时尚设计缺失了很久,以“老三样(内衣、袜子和手套)为代表的针织品及服装难登大雅之堂。记者曾在意大利的面料展和时尚街道印证了这一观点。
   
    “可以说,设计是中国针织产业的软肋,严重影响着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杨世滨这样认为。他谈到,要想提高国内针织行业的设计水平,必须将设计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以往针织生产与设计相互割裂的状态。为此,我们在首届针织博览会上创新地设立了“设计师长廊”,邀请了中日两国擅长针织品及服
装设计的设计师前来参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设计师廊充满了时尚气息,经常有很多针织生产企业的参展人员到长廊与设计师们交流,气氛非常热烈。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李经理对设计师们时尚、前卫的设计非常欣赏,他对记者说:
“不可否认,这几年国内针织品及服装的设计水平提高了许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是差距很大。非常感谢
主办方在这种专业展会上为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与专业设计师交流的平台。我已和几位设计师建立了联系,共同为提高中国针织品的设计水平和产品档次而努力。”
 
    在设计师长廊,记者被设计师李晓的设计作品深深吸引,她设计的针织衫除了款式新颖、时尚之外,绣花设
计更是独具匠心,特殊的工艺使针织毛衫上的图案犹如油画一般,款款都让人爱不释手。谈到中国为何缺乏时
尚针织品牌时,李晓深有感触:“每次观看世界顶级针织品牌MIssoNI(米索尼)时装发布或驻足于米索尼专卖
店时,那鲜明的品牌个性和浓郁的意大利经典风情,都会深深地感染我,而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尚
针织品牌’。作为新一代设计师,我们有责任通过共同努力填补这一空白。”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师陶音则建议,提高中国针织品时尚设计水平应从学生抓起,应在纺织服装类专
业院校开设专门的针织品及服装设计课程。通过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针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