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2017创新年会产品峰会深挖行业创新基因

  7月2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承办,福建恒申集团协办的2017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产品峰会在福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产品竞合与价值再造”。
  
  看点1
  
  承办此次峰会的恒申什么来头?
  
  7月28日,恒申集团申远新材料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成功实现了从“己内酰胺–聚合–纺丝–加弹–织造–染整”六道产业链的全线整合。化纤行业不少人都听过恒申的大名,但依然觉得这个企业很神秘。大会开始,中共长乐市委副书记、长乐市人民政府市长蔡劲松以及福建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的致辞揭开了企业的神秘面纱。
  
  蔡劲松在致辞中表示,长乐市拥有1206家纺织企业,纺织业一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2016年长乐市纺织业产值达到1630亿元。作为纺织行业的领导者,也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恒申集团通过不断创新,生产出高附加值商品。
  
  据悉,陈建龙创业30年,先后创建了力源锦纶、力宏染整、恒申合纤及申远新材料等7家实体企业集团,率先打通了锦纶全产业链,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创业秘诀,他用了6个字总结:坚持、团队、落地。陈建龙表示,30年的经验总结创业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不惧困难,从下游发展至上游打通产业链,就是靠着坚持实现了最初的创业梦想。而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强调“团队、团队,还是团队”,恒申高度重视研发团队。而一切创新最终的目的都是落地,陈建龙表示,只有脚踏实地研发,不断贴近用户,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看点2
  
  纺织企业加大创新到底值不值?
  
  值不值,最好的答案就是用数据说话。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在发言中用几组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诠释。
  
  2011年,纺织服装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约为250亿元,2015年,这个数字达到302亿元;而2011年纺织服装行业新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4300多亿,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增长至将近6500亿元。
  
  纵向比较可以看出,纺织行业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新产品销售收入都有增长;而横向来看,则会发现纺织行业新品研发投入增速较慢。知名企业华为2015年研发投入约为700亿元,而纺织全行业研发投入不到其一半;2011~2015年,纺织行业研发投入增长21%,低于工业整体水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纺织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回报率高于工业整体水平。2011年,纺织业研发投入回报率为18.2倍,整体工业为14.7倍;2015年,纺织行业该数据达到21.4倍,整体工业为14.9倍。由此可见:纺织行业新产品投入回报率好于整体工业水平,纺织新产品增长潜力更足,换句话说纺织业非常值得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和投入。由此也可以说明,纺织行业有强大的创新基因。
  
  看点3
  
  中国纺织行业竞争优势不再是人力,而是体系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发表了《竞合生态下中国纺织工业的协同创新与价值再造》主题演讲。他表示,说到纺织行业近两年的发展,人们常用趋缓来形容,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纺织行业纤维加工量、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纺织行业利润额都在持续增长,纺织行业放缓是在调整,在研发和创新。尽管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趋缓,但更令人骄傲的是,行业质效有了显著提升,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孙瑞哲还表示,经济学家预测2017年我国经济整体趋势仍呈L型,但纺织业1~6月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近10%,出口也开始企稳回升。因此,中国纺织行业的地位,依然是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先行行业和基础行业。
  
  在谈到竞争优势时,他这样说道:“中国纺织工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是人力,而是体系化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在中国,纺织行业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这使得行业价值链上一个环节的创新可以在另一个环节得到应用转化,更好发挥创新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与倍增效应。产业链上协同、产业间协作有良好基础与巨大空间。”
     
  中国占世界比重依然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当然,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诸多新变化。首先是消费需求多元,如品质消费、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不同消费需求并存,呈现长尾化、社群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特征。
  
  其次是创新迭代加快,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当前信息技术、纺织技术、材料技术、环保技术相互交融,行业技术创新速度在加快,中国纺织行业专利数位于全球第一。此外,研发周期与时尚周期在缩短,产品迭代在加快。缺少耐心与短暂关注正形成一种消费趋势,这种需求传到产业链前端要求产品开发与供应必须更快速、敏捷。现在,超快时尚正在崛起,这类品牌要求在2~4周内生产出商品,而传统快时尚周期通常为5周。不仅如此,新工具与新市场催生新模式,如用VR等技术实现购物社交化,以及国际大牌即秀即买的尝试。
  
  最后是智能深度融。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纺织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今年10月,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将发布人工智能色彩趋势报告。在纺织服装行业,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对此,孙瑞哲表示:“在不可控、不可知因素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变为供应体系、创新生态之间的竞争。行业竞合为常态,协同创新已是必然。由此,产品开发创新升级成:开放式创新、体系化创新、可持续创新。”
  
  最后,他总结道:“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是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而这需要通过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产能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中国纺织工业的创新协同与价值再造的路径为技术传导、智能增效、文化赋能、责任内化。”
  
  中纺联生产力促进部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在大会前夕对会议主题内涵进行了阐释,她谈道,会议以“共融科技时尚之力、共促产品有效供给、共建协同竞争体系、共享创新价值策略”为议题,解读供给侧改革重大要义及“三品战略”的核心精髓,剖析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与消费需求变化,探讨科技与时尚并举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体系,探寻企业价值链竞合体系构建模式,分享行业跨界创新思维及竞争优势构筑之道,以期帮助企业制订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策略,实现利用有限资源、针对有效需求的产品价值再造。
  
  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主持。他表示,“产品峰会”以提升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开发水平为基点,搭建了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交流与协作的对话平台。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潮流趋势预测和创新技术分享,多维度、多层次探讨纺织产品开发的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与时尚创意相结合的价值创造。
  
  看点4
  
  国内外纺织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什么样?
  
  1
  
  纺织多维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从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说明行业发展趋势。他表示:“纺织科技创新与新兴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多维发展空间。”
  
  德国、日本、美国的动态你掌握了吗?
  
  对于我国纺织科技发展趋势,俞建勇用了如下几个词总结:绿色、智能、拓展、融合。他表示:“从绿色原料来看,包括生物基纤维、循环再生纤维、原液着色纤维。其中,原液着色纤维可省略纱线、面料染整过程,吨纤维可减少7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可节省染色耗水120吨;还可极大丰富纱线色彩,改善纤维的耐日光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等。未来,再生纤维素纤维、海藻酸纤维原液染色技术、高品质细旦纤维原液深染技术都是发展方向。”
  
  绿色制造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技术、生态功能整理技术、低碳低排清洁染整技术等。如亨斯迈纺织染化事业部和DyeCoo纺织系统共同研究和开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纺织加工技术,无需用水和主机,上染率达98%,染色效率高,节省能源。
  
  智能则是指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说到智能产品,很多人都会想到智能可穿戴产品,可穿戴已经用于宇航、军事装备,医疗,运动训练,消费类电子等领域。举例来说,欧洲委员会支持的ProfiTex项目开发的智能消防服,集成了红外相机和传感器、电子元件,并配置了嵌入数个信标的编织绳缆,即可作为安全绳,又可用作数据能源传输。
  
  对于拓展,俞建勇表示要从几方面展开,包括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业用纺织材料等。
  
  2
  
  服装行业变革
  
  珂莱蒂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明表示,由于长期以来推行的订货制模式,服装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库存。
  
  然而,近两年中国服装消费市场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服装行业由“资源导向”变为“需求导向”,消费者从终端走向前端,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断提升,对服装款式变化、性价比、场合需求、特殊尺码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力顾客正在从“70后”逐步转变为“80后”,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工业发展环境和形势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为应对外界的变化,珂莱蒂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全新的理念、模式、方法创造以科技、时尚、责任相融合的创新模式。
  
  3
  
  数字化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技术、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革新,以数字化转型为突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真正来临。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CTO黎江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四大关键点是网络生态、渠道扩张、人工智能和机器互联。
  
  黎江还在现场播放了几个视频告诉现场观众,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做什么。他表示,微软可以助力纺织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重点领域突破,以及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型服务。
  
  看点5
  
  两大仪式吸引眼球
  
  为全面贯彻落实工信部的“三品专项行动”,继续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优环境”四个方面的高效执行,全面推动消费品升级,并逐渐向时尚化、智能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工信部委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面向纺织服装、家纺及产业用三大终端消费品领域共同开展“2017年度纺织十大创新(流行)产品评选”工作。
  
  会上,中纺联会长孙瑞哲,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中纺联生产力促进部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金纯,以及中共长乐市委副书记、长乐市人民政府市长蔡劲松,福建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微软(中国)有限公司CTO黎江共同启动了2017年度纺织十大创新(流行)产品评选。
  
  随后,“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联盟”向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国家色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中心牌匾,向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国家功能性针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中心牌匾。
  
  并授予浙江瓦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中国纺织面料(图案)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联盟战略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会议还以极富科技感与时尚感的“创意长廊”形式,呈现了福建恒申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其锦纶等丰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