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高勇等协会领导山东郓城考察 助当地产业转型

  山东郓城作为“中国棉纺织名城”,目前该县拥有棉纺产能超过300万锭,纺织企业总量超390家,多为中小企业,当前该地区正积极谋求转型,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
  
  2月28日下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李毅,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祝宪民等行业领导一行赴山东郓城地区政府及企业进行交流座谈,并走访部分地区企业。
  
    
  座谈中,来自山东万福棉纺织有限公司以及山东郓城南方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针对企业当前的关注的项目同行业领导专家进行了详细交流。座谈中从企业提出的问题来看,企业当前谋转型心情较为迫切,正积极寻找有前景的项目。万福纺织总经理曹万里十分关注气流纺项目,企业的转型也在瞄准该领域,他详细询问了气流纺项目的可行性。南方纤维总经理张文更则十分关注涤纶纤维产品技术,两家企业都打算在他们关注的这些领域中进行新的项目投入。
  
  针对企业在环锭纺项目方面的疑问,高勇建议企业在项目选择时一定要进行综合考量,要与具体工艺和下游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应注意到最后的竞争可能都在质量和成本上。对于涤纶项目,高勇向企业介绍了目前涤纶纤维的产能情况以及相关国产设备情况,也建议企业紧密关注涤纶纤维生产的瓶片原料问题等。
  
   
  王树田向座谈介绍了当前行业环锭纺、气流纺以及涡流纺的装备技术现状以及产品特点,对于企业关注的气流纺他表示,工艺技术已经成熟,企业在高支针织纱、牛仔布等产品领域应用较广。企业可以同国内相关设备企业进行沟通,并通过应用企业的使用状况来进行参考。
  
  朱北娜则建议企业在项目选择时多参照新疆同类项目的成本情况,要去积极了解更多其他气流纺产品生产企业的终端产品市场情况如何在进行决策。有些企业面对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更高效的设备来实现?
  
  座谈中,郓城县副县长王昌谦表示,郓城虽是纺织大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300多万锭的产能分布于近400家的企业中。目前,地区企业多为中小规模,拥有10万纱锭的企业也仅有两三家,希望未来地区企业能够很好的成长,有龙头企业从产品到技术等方面来带领地区行业的发展。
  
  座谈会前,高勇、王树田等行业领导一行在郓城县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山东华亿达纺织有限公司、郓城县富达纺织有限公司以及郓城晨龙纺织有限公司。
  
    
  华亿达纺织成立于2006年9月,总投资2.2亿元,现该公司正常运转的纱锭为10万锭,年生产棉纱能力2万余吨,企业织造环节将布局300台(套)喷气织机,用于家纺面料产品的生产。2016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8亿元。
  
  
  富达纺织成立于2003年,拥有4万锭精梳设备,主要生产40支和60支细纱。2016年,该公司生产棉纱7600吨,实现收入1.78亿元,2016年新建厂房1.2万平方米,计划继续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晨龙纺织成立于2005年5月,拥有5.5万纱锭,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中、高档纯棉纱线,年产量6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