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建议的发布,《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产业定位的新表述: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纺织产业集群的定位将如何调整?未来的工作重点在哪?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夏令敏。
纺织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纺织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纺织工业“十三五”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原则,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利用纺织工业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互联网+”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纺织新优势,成为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实力都不断增强的世界纺织强国。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无疑会更加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要求更加紧迫。我国纺织工业具有建设纺织强国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以前,纺织产业集群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集群地区创造和发挥了许多比较优势,这些优势成就了集群地区的业绩。在当前形势下,虽然部分比较优势如低工资成本等已不复存在,但仍有众多优势在继续支持着集群经济发展,比如当地党委政府在政策措施上的鼎力支持、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与专业市场互促互动、专业信息在区域内迅速传播以及逐步全面完善的公共服务等。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巩固原有优势,以创新的思想,将原有优势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当前,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消费结构升级为纺织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新空间。在国际经济形势进入复苏阶段,国内确立“十三五”期间要建成纺织强国的决战时期,纺织工业供给侧改革正着力于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正在逐步成为纺织业调整供给侧的主要途径。
此外,如何融合大数据与时尚元素,开拓国际国内新市场,也成为开辟纺织产业集群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纺织供应链应该积极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加强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纺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打破原有的运作模式和传统的商业运营,促进纺织产业集群加快转型,以获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