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2016春季调研:王天凯会长来到“市场产能成本组”考察企业

  一大早,王天凯会长一行来到了再生聚酯企业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调研组走访了海盐海利的瓶片清洗车间、纺丝车间、自动包装车间等。王天凯会长详细地询问了海利投产的时间、近两年的经营情况等。
     
  海盐海利总经理陈浩向调研组介绍,海盐海利是海利集团转型设立的新公司,公司2014年投产,是国内最早利用废旧聚酯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等)生产出差别化长丝技术,并形成产业化的企业。公司目前拥有FDY、POY和ITY生产线,是国内最早用再生聚酯瓶片直纺异截面全牵伸FDY的企业,拥有智能化程度很高的整瓶清洗生产线,拥有PET社会回收体系。2014年,公司有不错的赢利,但2015年受石油价格大降、原生聚酯涤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再生聚酯产品价格与原生产品价差缩小,企业赢利受到一定影响,但基本能持平。
    
  王天凯会长在听取了企业汇报的情况后指出,美国等国家的国外消费者已经形成一种理念,他们觉得购买、穿着再生纤维织造生产的服饰产品是一种荣耀,对社会承担了一份责任,用再生纤维生产的服饰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但目前在国内,消费者对于再生产品的消费理念还有待提升。“大家的理念跟不上,你们再生企业做起来就相对辛苦。绿色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最终需要大家的理解,才能获得更快发展。”王天凯会长鼓励海盐海利,像这样的绿色环保企业要坚持既定目标,加油发展。
     
  地处桐乡市的桐昆集团是国内聚酯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上市公司,是国内POY行业无可撼动的“老大”。公司拥有350万吨聚合和400万吨涤纶长丝年产能。近几年,桐昆集团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涉足PTA,目前PTA年产能约150万吨,均为自用,PTA二期项目仍在推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桐昆集团也与荣盛集团一道,投资炼油项目,是几大重要股东之一,进一步打通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3月2日下午 ,调研组与来自浙江省萧山、桐乡、绍兴、宁波等几个重要的产业集群地的企业代表在桐乡市临杭经济区召开了座谈会。桐乡市副市长潘敏芳,以及来自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等五六十家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就当前纺织化纤行业的运行与发展情况、国内聚酯产业链当前的供需情况等进行了分析。部分企业代表就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在座谈会上首先向在场的企业介绍了春季调研的背景和主旨,接着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了当前纺织行业的发展情况。徐文英结合“供给侧改革”指出,“新常态”下,纺织工业面临增速大幅下降,外销下滑,内需不足,去产能等多重压力。在这些背景下,企业如何结合形势进行自身改革很重要。
  
  徐文英还结合几天来的调研情况指出,调研中企业反映的希望降低工业用电价格、减轻税负等问题,国家目前正在积极出台一些措施,推进企业在多个方面的“降成本”。
  
  华瑞信息总经理赖天明在座谈会上就聚酯涤纶和锦纶行业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部分企业代表在座谈会上也反映了一些实际面临的问题。如,再生聚酯企业反映废旧料回收环节没有增值税抵扣,也呼吁再生退税的比例能提高。
  
  桐昆集团董事长陈士良指出,行业当前虽然不乐观,但石油价格已经触底,接下来的反弹将释放红利。同时, 企业在深度调整,加强品种开发,品质提升。而且,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所以企业对行业企业应该抱有信心。
     
  在座谈会总结环节,王天凯会长指出,对于纺织行业来讲,要认真研究国家的宏观大政方针政策。行业现在存在的去产能压力,属于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压力。纺织行业在解决去产能压力的过程中,从何处着手,值得研究。要统一思想,淘汰落后产能是必然,同时要推进兼并重组和行业自律。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规范,推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又来到新凤鸣集团调研。新凤鸣是国内聚酯行业的又一家龙头企业,聚酯产品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