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商务部:在商贸流通供给层面重点四方面工作

  扩大消费需求是系统工程,既包括扩大需求层面的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意愿,也包括创新提高供给层面的商品及服务供给水平、消费环境等。
  
  商务部门立足搞活流通促消费,立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核心还是要通过发展现代流通、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市场增长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的方向转变。在商贸流通供给层面,初步考虑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支持流通创新。推进城市商业智能化,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发展规范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立新车、二手车、汽车后市场和汽车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流通管理体系,加大汽车平行进口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提档升级。
  
  二是打造中国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养老健康等服务市场多层次发展。保护和传承中华老字号,健全特色商品推广和流通渠道,做大品质消费。
  
  三是增加居民生活服务有效供给。推动餐饮住宿业等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服务业质量。
  
  四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制订绿色产品和设备推广目录,扩大绿色产品生产销售。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请问商务部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有何举措?
  
  答:近年来,商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导、提高标准化水平、推进城市配送等措施,科学统筹部署、推进全国商贸物流体系建设,逐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仍是商务部今年的重要任务。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商贸物流顶层设计。会同相关部门系统部署“十三五”期间商贸物流工作,特别是要尽快研究制订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以及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三项规划。
  
  二是深入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家标准委开展了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以标准托盘及其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物流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参加试点的企业普遍反映,相关设施设备标准化、相关服务规范化水平提高后,可提升备货效率30%以上,装卸货效率50%以上,车辆周转效率1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因此,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广包括标准托盘、物流包装等标准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研究建立以标准托盘应用为核心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
  
  三是支持创新城乡物流配送模式。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国选择部分城市探索建立新型的配送服务体系,通过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城际城内结合、网订店取、智能自助提货柜等创新模式,既便利居民消费,也使企业提高了效益。据统计,试点城市共同配送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试点企业物流配送成本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此外,还将开展仓储配送与包装绿色化专项行动,提高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水平。
  
  四是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支持以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物流服务平台。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条件地定向开放数据资源,提高流通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展智慧物流示范,启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