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创伦纺织打造“神器” 让跟单变成“贴身”服务

  直到最近有外国客户主动和邹巧红互加了微信,身为广东圣红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她才开始想,出口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展开“互联网+”:“虽然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始终觉得和纺织服装出口行业离得较远,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圳创伦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胜祖同样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他想用互联网改变点什么,最终,做一个靠谱的面料订单追踪系统成为目标。收到的名片有效吗?
  
  “我们做了一个叫‘跟我来’(FollowMeFab)的微信公众号,也称‘跟单神器’。”雷胜祖表示,“初衷就是想解决一个出口企业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展会上获取有效客户。展会上, 很多客户为了节约时间,只会简单了解一下产品就把名片放下,寄希望于后续沟通,但实际上后续沟通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不仅对方难以记住参展商的产品特色,我们的业务员也可能会遗漏客户信息,影响后续沟通效果。”今年7月在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上,广州秦泰商贸有限公司收到80多张名片,整理名片、录入潜在客户信息的工作让经理冼美君痛并快乐着。她解释道:“收到名片是高兴的,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增加客户群,但是工作人员将其整理和录入的工作十分繁琐,而且挖掘有效客户只能靠展会后打电话一一确认。”也有出口企业业务人员表示,有时在展会上收到的名片几乎99%都是无效的,往往在展会后再打电话沟通时,对方已经忘记了展会上的短暂交流,这样很难建立信任感,最终无法形成有效订单。雷胜祖表示,正是基于此,“跟我来”在今年10月首次亮相上海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就获得了众多企业的认可。“传统的出口企业依靠打电话、发邮件、寄样板等传统方式来推荐产品,取得客户的信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用科技手段、新的工具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推崇服务的时代来临
  
  由于公司业务以欧美客户为主,冼美君一年365天几乎有1/4的时间都在海外。“这是一个拼服务的时代,客户选择供应商不只是看价格这么简单,他们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很高,包括供应商的理解力,邮件的跟进速度,以及是否能迅速、及时地给予客户反馈。”
  
  江苏国泰华盛实业有限公司盛宇分公司经理助理田海燕将这一类服务总结为和客户保持一致性。她说:“维护客户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贸易型公司,由于没有工厂,对产业链环节很难把控,就更需要突出服务优势。以我们公司为例,无论是制作表格还是寄样都会按照客户的习惯和要求来执行。”据邹巧红透露,圣红纺织每个月都要给老客户寄1~3次版样。“这样的服务方式最为直接,客户眼见为实。”经过对成本和时间的综合考虑,她选择了一家韩国的国际快递公司。“一般来说,我们的版样2天就可到达客户手中。一个包裹重量约为5公斤,每次快递费用大概在300~500元左右。”如此一算,每月仅寄样费用就要500~1500元。尽管成本高,邹巧红还是觉得这是最有效果的宣传方式。直到有一天,客户加了她的微信,并利用微信沟通业务,邹巧红才开始琢磨,互联网真的可以为纺织品服装出口做点什么,至少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她表示:“现在,我不仅用微信,还有What’s up等国外客户爱用的移动端社交软件进行沟通,如果客户有紧急的事情,都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我,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同样,“跟我来”的另一大目标也是服务与沟通。雷胜祖表示:“实际上,‘跟我来’的用途十分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展会,更适合日常的业务往来。我们将其定义为高效沟通商务工具。”软件弥补专业人才不足
  
  据雷胜祖介绍,“跟我来”既可服务供应商,也可服务采购商。

      首先,如果采购商和供应商都使用“跟我来”服务号,那么采购商可以看到供应商上传的所有产品及相关介绍,并对产品进行自主选择。采购商还可以通过软件跟踪订单进程,随时与供应商沟通,追踪物流状态。同样,供应商除了通过这个平台与采购商高效沟通,同时也可以作为采购方在平台上挑选其它供应商的相关产品。现在,只要用“跟我来”的“寻找”模块,扫描客户感兴趣的产品条码,该系统就可自动记录,客户信息及相关需求订单即可立即生成。这样采购商与供货商之间的需求仅通过移动手机端就可实现双向传递,双方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避免了涉及产品信息、订单数量、交期、物流状态等繁琐讯息,使业务人员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真正解放以往手动记录信息的业务模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同时对销售人员来说,也大大降低了专业难度。”

      雷胜祖表示,要把客商转为客户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用产品打动客户;二是让人打动客户,业务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客户的下单情况。“企业想给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但是很多时候业务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比如有的业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找不到客户的需求点,有的职业素养不够,对于客户的需求总是拖延处理。这两者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基于此,我们想到要利用一个软件提高服务质量,并摆脱对专业人才的高度依赖。”“事实上,公司要想培养一名专业的业务员至少需要3年时间,但是如今竞争如此激烈,企业只能让业务员尽快上岗。如果供应商将成品信息详细录入‘跟我来’,采购商就可以根据需要自己了解产品,不再需要业务员有很强的专业素质。

      此外,常有企业感到销售人员很难管理,如果要求他们将客户信息一一上传,一天跑了几家客户,工作量有多少都一目了然,将工作量化才更利于企业考核KPI(关键绩效指标)。”雷胜祖表示,管理、考核内部员工是“跟我来”系统的增值服务。雷胜祖表示,未来,“跟我来”跟单神器将继续完善与微信其它功能之间的联系,深度融合相关的社交功能,并进行手机APP的开发,发展成集合展商、采购商、供应商及其它相关用户的多方交易平台。

      编后

      对很多企业来说,传统产业面对互联网是个新课题。对互联网有点感觉的在讨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不少成功的传统企业却还在游弋在“要不要”“能不能”的焦虑中。有鉴于此,本报从11月中旬起连续推出“纺织业试水‘互联网+’系列报道”,试图用实践者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梳理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