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总部向记者证实,将关闭其在华的唯一直属工厂。这家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是国际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100%的全资子公司。阿迪达斯否认关闭在华直属工厂与人力成本上涨有关。
■现状
工厂不再招工,10月底停产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位于苏州工业园的阿迪达斯工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政人员介绍,该工厂有员工200余人,主要生产运动服装,不生产运动鞋。目前,工厂正常运行,但已经不再招工,预计10月底停产,届时所有员工将就地解散。
阿迪达斯中国公司是阿迪达斯集团100%的全资子公司,在苏州注册并开设生产基地,贸易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和广州都设有分公司。苏州工厂是其在华唯一自有工厂。
有消息称,阿迪达斯工厂员工将根据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和在工厂工作的年限,拿到N+1(N为在工厂工作的整年数)乘以月薪的补偿。这名行政人员没有透露具体的补偿方案,但表示“补偿金超过了国家标准”。
2009年,另一大运动品牌耐克公司关闭了在中国唯一拥有的鞋类生产企业——江苏太仓工厂。当时遣散中国员工达到1400人,由于补偿方案未能与工人达成一致,引发了工人的不满。
记者从苏州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获悉,园区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已经参与到阿迪达斯工厂的员工补偿事宜。工厂与员工协商补偿方案时,工会人员到场,对员工进行安抚,防止员工冲动。
■原因
否认与人力成本上涨有关
早在2008年,阿迪达斯公司总裁曾表示,鉴于中国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准备将部分产品的生产及采购从中国转移出去。
对于此次关闭工厂的原因,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总部在给记者的回复中称,“关闭阿迪达斯苏州工厂是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这一策略将帮助阿迪达斯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并降低复杂性。”
阿迪达斯解释,关闭工厂既与涨薪无关,也与库存情况无关,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库存情况良好。对于工厂将搬至东南亚的传闻,阿迪达斯表示“并没有把工厂转移到任何其他地方”。
关闭唯一直属工厂后,阿迪达斯在中国的生产将依赖300多家代工厂。
■背景
工厂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尽管阿迪达斯否认关闭工厂与人力成本上涨有关,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上述阿迪达斯工厂行政人员介绍,如今流水线工人的工资大约每月2000-3000元,比4年前涨了大约30%左右。
为苏州工业园各企业提供招工服务的汪先生明显感觉到,最近两年招工越来越难了。他以电子零件厂为例,2008年招一名普通工人,底薪最低约950元/月,今年最低底薪已经涨到约1500元/月。他说,工业园的物价也在涨,比如房租,2008年在工厂外租一个床位,每月租金大概200-600元左右,现在月租金平均上涨50-100元。
汪先生说,现在的打工仔很多是“90后”,与父辈相比,他们不安于现状,喜欢跳槽,很难在一个工厂长期待下去。
专家观点
简单制造业
已向东南亚转移
不少消费者已经发现,在专卖店买到的耐克、阿迪达斯商品,很多都产自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易定红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已经开始超越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利润较低、相对简单的产业,比如服装业,很多跨国企业将生产工厂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易定红介绍,相对复杂的制造业,比如电子产品加工业,对工人素质要求较高,这类企业向东南亚转移的速度相对慢些。
易定红分析,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除了物价上涨等因素外,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
苏州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年工业园逐渐调整结构,重点发展科技类、服务外包类的企业,这也是园区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的一个原因。
此前,《华尔街日报》曾报道,随着中国劳动力、原料和运输成本上涨,电脑和电子产品、电气设备和电器等部分制造业将退回到美国本土,并且这一步伐可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