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梅李经编聚沙成塔

  江苏常熟市梅李镇有个聚沙公园,因园内有宋代聚沙宝塔得名。梅李镇的经编产业由小到大的发展道路同样经历了“聚沙成塔”的过程。
  
  20多年前的梅李,当时的私营业主大多是几个人合买一台经编机,生产出的产品只能被动等待外地客户上门收购,为解决经编产品的销路问题,8个农民出国“闯天下”,开启了梅李经编产业直接与国际接轨的先河。1995年,梅李镇成立“江苏梅李民营轻纺工业园”,为经编产业走向集群经济发展建立了“大本营”。2002年,梅李经编产业第二次飞跃,政府在土地批租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民企龙头企业开始批租土地,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2006年,梅李商会经编印染分会成立,梅李镇的经编产业进一步踏上了龙头引领、抱团发展的新征程。2008年1月,梅李镇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经编名镇”称号。
  
  目前,全镇共有各类经编化纤规模以上企业65家,个体户1000多家,拥有各类经编机械3800台套,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并有150多人常年在世界各国从事销售贸易。经编产品达30多种,年产量超20万吨,年产值超100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南非、尼日利亚、罗马尼亚和中东等16个国家和地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梅李经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正是梅李人所崇尚的“聚沙成塔”人文精神的最好写照。如今的梅李经编,又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产业转型、产品升级成为指导经编企业发展的主基调。“当前困扰梅李经编产业健康发展的‘拦路虎’是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较突出”。上海东华大学教授陈南梁的经编产业发展报告,成为企业负责人谈论最多的话题。
  
  梅李聚沙宝塔底座为“须弥座”结构,上大下小,却能千年屹立不倒,基础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推而论之,经编产业要做强,须调整结构,注重产品的创新开发,营销模式进一步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方能以智取胜,决胜千里。目前,梅李的一些经编企业已经开发出不少差别化、功能化的经编新产品,在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变化上进行不懈探索,决心续写“聚沙”行动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