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行业视点:兼并重组或将成主旋律

  近两年,在各种因素导致成本上升和需求降低的压力下,纺织企业已经出现生产乏力迹象。这就使得纺织业对于产业重组升级更显得极为迫切。因此,纺织业在“十二五”时期要采取恰当的策略来加快推进业已开启的行业兼并重组步伐。
  
  兼并重组是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纺织行业而言,一方面,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依然存在进入门槛低、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纺织行业有必要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与行业经营效率。
  
  实际上,纺织业的兼并重组一直未曾停止过。近两年,在各种因素导致成本上升和需求降低的压力下,纺织企业已经出现生产乏力迹象。这就使得纺织业对于产业重组升级更显得极为迫切。因此,纺织业在“十二五”时期要采取恰当的策略来加快推进业已开启的行业兼并重组步伐。
  
  民企唱主角格局将延续
  
  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一直位居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列。其间,民营企业不断进入纺织行业,而国有企业的占比则不断下降。据统计,在进入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纺织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国有企业。与其他行业的并购重组大多由国有企业主导不同,民营企业在纺织行业的并购重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已经有多起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实施并购的案例。
  
  随着国务院“新36条”实施意见和细则的逐步落实与国内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可以预料,“十二五”时期,纺织业内由民营企业“唱主角”的格局势必得以延续,民营企业主导并购重组有助于改善纺织业的所有制结构,与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结构调整布局正好相吻合。另外,我国纺织企业之中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占很大部分,而民营企业之间同样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来优化发展。
  
  引进外资是重要战略
  
  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纺织业都是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我国纺织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跃升为纺织大国,纺织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已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纺织业的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因此,“十二五”时期,继续在产业的高端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仍然是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事实上,外资企业一直都很看重巨大的中国市场与国内纺织品消费的不断升级,许多知名品牌的外资企业都有意向中国本土服装厂直接注资或收购。外国纺织企业的进入,特别是高端品牌的进入无疑会给我国纺织企业带来不可避免的压力,但同时也会加速国内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我国纺织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时机,借助跨国并购获取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与管理及纺织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促进我国纺织业更好更快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发挥区域优势
  
  我国是世界纺织大国,纺织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与消费市场都十分巨大。因此,“十二五”时期,推进兼并重组、优化生产体系的地域布局时应该考虑以国内市场为主。
  
  目前,我国纺织业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显、互补性格局尚未形成。例如,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服装、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东部沿海地区虽然进行了产业转移,但产业升级步伐缓慢,产品存在趋同化。
  
  因此,在产业格局调整中,东中西部要发挥各自优势来整体构建全国性的纺织业生产营销体系。即东部地区应当发挥人才、市场和信息优势,定位于纺织服装的高端制造业,将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纺织总部基地,而具有区位、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则将重点发展棉纺织、麻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及其他特色产业。
  
  有效借力国家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于重点行业的兼并重组一直非常重视。2009年,在为抗击金融危机所颁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兼并重组”是重要内容。在《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明确了纺织行业兼并重组的目标。各项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纺织行业的兼并重组。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6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会议提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随后,7月2日,国家工信部颁布了《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为纺织业的兼并重组定下框架。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东部纺织企业与中西部、东北地区企业兼并重组,引导纺织产业向高端领域转移,加速产业升级步伐。
  
  毫无疑问,上述种种政策“红利”都是“十二五”时期纺织产业推进兼并重组值得利用的有效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