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汪前进:数据失真难全面反映真实情况

  中国第一纺织网据今天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测算后显示,2011年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117.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74%,增速较1-5月份的26.55%回落了0.8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459.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0%,服装及其附件出口65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9%。
  
  从环比数据看,中国第一纺织网认为,6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228.98亿美元,较5月份环比增长12.58%,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其中,纺织品出口83.59亿美元,环比下降3.02%,服装及其附件出口145.39亿美元,环比增长24.06%。
  
  来自中国第一纺织网最新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纺织行业的开局情况怎么样?应该说从数据上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1-4月出口增长了27%,消费增长了18%,投资增加了38%,行业利润增长了54%,各大产品总量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这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反映了今年1-2季度,行业的开局状况良好 。
  
  但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就此表示,与乐观数据相背离的是,企业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经营风险。
  
  汪前进指出,出口、内销市场量价背离严重。在国内通胀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企业正面临巨大成本传递压力。拉动我国纺服出口、内销金额增长的“主角”已从数量增长转变为价格的上涨。
  
  来自第一纺织网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现实,今年一季度我国纱线出口单价提升26.2%,面料提升31.1%。针、梭织服装提升16.0%,远远高于2010年。第一纺织网初步测算,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仅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53%,这个增速水平较去年要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
  
  除了出口情况不容乐观外,国内消费也不瘟不火,同样面临提价抑制消费的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销售价格大幅提升18%左右,而同期数量仅增长6.42%,远低于2010年10.15%的增长水平。让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中小企业限产停产现象也已很普遍。
  
  汪前进还认为。统计数据的滞后效应、部分失真等问题正影响纺织服装出口的真实情况。
  
  以出口为例,据第一纺织网了解,当前业界现在看到的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大都是去年年底至今年前2个月的订单,最近三四个月的订单情况要在以后几个月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出口数据往往很难全面反映当前的市场情况,有一定的滞后性。
  
  另外,汪前进分析,中国统计数据确实存在部分失真。当前导致当前中国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症结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因素或非统计性因素,来自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依然较为突出。比如,有关棉花产量、纱产量的数据,在业内一直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与争议。由于统计口径、企业上报途径等原因,行业数据往往存在一定失真现象,业者在分析使用时应辩证看待。
  
  此外,汪前进还指出,,人民币升值加快,对出口影响的拐点正在快速逼近。
  
  据第一纺织网监测,自去年6月份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5.5%,突破6.47关口。汪前进认为,这对于对外依存度极高纺服行业来说,主要产生了三方面不利影响:一是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二是削弱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出口将受到一定抑制。三是升值预期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部分订单的流失 。
  
  多数机构预测,人民币汇率2011年将升值5%-7%。至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至5.5左右 。汪前进指出,根据国际经验,汇率变化对出口的影响并非线性的,而是有个拐点。汇率升值在国家产业竞争力可以应对时,升值似乎都为竞争力的提升所掩盖,看不出产品受到太大冲击,但汇率终会接近或超越产业竞争力所能应对的范围,“一夜之间”对出口带来更大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判断拐点何时出现,但东南沿海出口遇到重重压力已让人感到拐点正在快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