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从小作坊到发布中国家纺指数

  从家庭作坊到“中华之最”
  
  “小件套价格指数98.96点,较上周上涨了1.02点;大件套价格指数104.27点,较上周上浮了3.85点”,这是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首次推出的行业指数“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5月2日,中国家纺指数网发布了四月第4周的指数。无疑,叠石桥市场已经成为全国家纺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位于海门工业园区的叠石桥家纺市场,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有3000多个店铺、1万多个经营摊位,经营600多个家纺系列品种,产品远销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产业最集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家纺专业特色大市场,被国务院研究中心列为“中华之最”,并成为“中国家纺流行趋势推广基地”。
  
  范冰冰、大S……当汽车驶在开往叠石桥市场的道路上,两旁的广告牌上都是人气明星。然而,20多年前叠石桥市场刚兴起时,还只是一些家庭作坊。随着市场经济的“淘炼”,叠石桥市场的立足点已经由薄利多销向注重产品质量、品牌设计转变。海门工业园企业发展局副局长沈旭东说:“明星代言的"较量",某种程度上就是家纺企业品牌之间的"争奇斗艳"。”
  
  家纺的品牌设计之路
  
  由大S代言的明超家纺,就是海门家纺行业中的“佼佼者”。2002年,明超家纺从浙江金华迁至叠石桥,第二年就摈弃了占有很大销售比重的贴牌生产模式,走上了自主研发、自主品牌推广之路。
  
  一批进口设备替代了原先的国产设备,“我们能更好地控制质量,提高品质。”明超家纺副董事长包德平把这次转型称之为“涅槃”。除了更新设备,明超十分注重研发设计,引进了一批专业设计师,投入的研发经费也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40万元增加到了今年的350万元。
  
  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明超逐步形成了系列化产品,每半年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不少于300种。研发的夏令产品,更是开创家纺行业“无淡季”的历史先河。
  
  目前,明超家纺已拥有了不同层次的多个品牌,跨进了著名家纺品牌行列,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开设了275家加盟店,同时还不断拓展国外市场,产品在荷兰等国深受欢迎。
  
  沈旭东表示,明超家纺是叠石桥家纺企业注重品牌设计的一个典型代表。目前,叠石桥市场近60%的企业都自创品牌,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
  
  打造全球家纺超级“航母”
  
  为了帮助企业走自主研发自创品牌之路,当地政府扶助不遗余力。2008年,政府搭建研发设计平台占地2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已有7家著名设计单位入驻,园区与清华美院、中国美院、东华大学等3家科研院校合作组建研究生实践基地,为家纺企业提供创意设计的智力支持。此外,每年还举办一届“张謇杯”设计大赛,带队参加法兰克福展览,邀请高校教授、专业人士给企业培训授课,促进家纺企业升级。
  
  如今,叠石桥喊出了“世界家纺看中国,中国家纺叠石桥”的响亮口号。2010年市场成交额超350亿元,位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今年3月12日,由商务部、江苏省商务厅和海门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正式启用。海门市委书记曹斌说:“这标志着叠石桥市场的功能向价格形成、标准制定方向发展,由生产销售中心向信息中心、研发中心转型,将进一步提升叠石桥市场的地位。”
  
  今年一季度,在面临原料价格持续走高、用工荒等困难之下,叠石桥市场运行依旧十分坚挺,成交额达到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显著。
  
  据悉,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三期工程即将竣工投运。届时,家纺城总建筑面积将达120万平方米,拥有2万多个商铺,将吸纳10万人就业,带动30万人从业,叠石桥市场将真正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全球家纺超级“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