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家纺企业应把握好科技与文化融合

  在日前举办的“泰丰家纺2011年(财富)高峰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在论坛上指出,从家纺行业发展态势看,品牌和渠道是至关重要的两点。家纺行业当前面临棉纱涨价、用工成本增加等各种要素成本刚性上升的挑战,因此更要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树立竞争优势。他建议,企业一方面可从科技和文化结合方向入手。当前是文化和科技高度融合的社会,文化创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利剑,企业需要结合科技、文化和市场,在品牌文化建设上要善于把一个文化故事讲透,讲到消费者心里去。同时,要注重全方位的营销,除了大力在实体市场中进行营销和品牌推广,还要把互联网营销、微博营销等最为热门的营销手法都运用起来。因为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企业只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已经不能取得市场绝对的优势,企业要善于整合各种市场资源。
  
  此外,杨东辉还特别提醒道,不少家纺企业目前都处于高速成长发展期,企业越是高速发展越要注意学会问题管理,要善于寻找前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先期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就要有预见性地把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清楚并尽可能地找出应对之策,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加理性、健康和长久的发展。
  
  家纺行业知名营销专家谢晗苑指出家纺行业未来在国内还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她指出,国内住房市场影响着家纺市场。在“轻装修重装饰”的今天,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家用纺织品带来了新的产业空间。第二,人口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也影响家纺市场,例如,每年约有1250万对新人结婚,这会对家纺喜庆产品带来很大需求。第三,酒店用纺织品影响着家纺市场,居民生活观念的转变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也为家纺产业带来了增长点。第四,礼品行业的火爆也带动家纺用品需求激增,例如企业为员工发放福利不少都选择发放家纺产品。
  
  谢晗苑还指出,家纺其实是品位的代名词,未来的家纺营销将向时装化方向发展。在发达国家平均一个家庭每年消费的家纺用品为两套以上,国内当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家纺消费的件数和金额却是不断提升。她预测,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国民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未来2年或者3年里,国民消费的家纺产品或许将增加为每年一套甚至每年2套。这种市场的增量将为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本次论坛由山东泰丰纺织有限公司承办。2010年6月11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泰丰纺织有限公司(代码:00873),是莱芜规模最大的纺织龙头企业,也是全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家纺企业。
  
  作为中国第四大高支纱及细支纱制造商、此前以纺纱和生产面料为主的泰丰纺织,近几年加速转型,成功实现了由产业链上游向下游终端延伸、涉足家纺成品品牌运作的转型提升,成为纺织企业寻求新利润增长点、成功转型的又一个案例。
  
  2010年泰丰签约国际影星陈慧琳代言,并对全国所有的泰丰专卖店进行店面升级,顺利实现了生产、销售、物流的高效畅通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截至目前,泰丰生产床上用品200万件套,棉纱3万余吨,营销网点增幅超过50%,在全国22个省市地区设立400多家专卖店、直营专柜等,发展代理商近百家。同时,在上海等地建立了分公司,还将销售网络延伸到了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预计到2011年底,泰丰在全国的专卖店(柜)将达到700余家。
  
  山东省纺织协会会长夏志林指出,2010年山东全省纺织产业实现产值7819亿元,实现了490亿元的利润。在山东纺织产业的发展中,有大批典型的龙头企业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一批家纺、针织企业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作为上市企业,泰丰纺织在管理、运作等各方面都较为规范,为企业的持久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它在企业规模、品种开发等方面都处于山东龙头地位,是山东省重点扶持的企业,希望今后继续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支撑,担负起繁荣市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