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中国拼布产业发展步入正轨

  以片片布料为油彩,以一把剪刀为画笔,针线勾勒出最为生动的线条,一幅幅优美的画作,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就此诞生,这就是拼布艺术。拼布是最早起源于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民间手工, 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盛行,此后在日本也开始广泛流行,并逐步形成了产业。然而中国拼布产业还处于原始的初级阶段,缺少相应的专业组织机构。经民政部和中国科协批准,中国流行色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内拼布领域内的首家专业组织正式成立。3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成立仪式上,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勇、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著名民间艺术家金媛善以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和学者对于中国未来拼布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对精神生活,高尚的艺术享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谐、文明和安定的生活环境将为拼布艺术普及和传播提供土壤。而中国悠久、丰富的多民族的手工拼布产品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是与艺术相结合的实用手工制品,正在迅速进入家庭和艺术殿堂,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拼布产业会获得极大的发展。中国流行色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适时成立,必将为推动拼布传统文化保护和国际民间交流、美化人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国际上拼布艺术发展迅速,很多国家拼布产业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社团组织,且每年都有全球性的拼布艺术节,各国也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受此熏陶,近年来,我国拼布色彩与艺术工作者数量大量增加,在国内也开始举办相应的活动,自2002年以来,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单位与国内机构联合在上海举办了8届拼布艺术展览会,部分会员常年开设各类拼布色彩与艺术教学讲座和培训,达150期之多,全国各地区已经形成了拼布艺术爱好者的群体,预计相关人员达3万左右。然而,纵观全国,尚未成立一个相应的组织,拼布色彩与艺术工作者无法像其他国家一样得到专业的指导、服务,无法接受相应的培训与认证。而国外一些国家的相应组织趁机在中国发展会员,抢占市场,广大拼布色彩与艺术工作者强烈呼吁成立中国自己的组织机构。
  
  拼布产品的核心是色彩搭配,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后,在整合现有协会会员和会员企业资源基础上,将在色彩研究与应用领域,开展更为专业化的学术交流、展览展示、出版、国际合作等活动,形成更加专业、全面、系统的服务体系。
  
  在谈到今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时,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拼布色彩和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朱莎表示,今后将组织协会内色彩专家和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拼布爱好者,共同开展拼布色彩搭配与拼布艺术的系统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进行讲座培训,组织拼布爱好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设计大赛与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拼布领域中的地位,切实推动拼布艺术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专家群体主要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国内高等院校和民间从事传统色彩和艺术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北京、上海、黑龙江、山东、浙江、广西等地的一些手工艺设计工作室等负责人和设计骨干以及上海、浙江绍兴、余杭、台州、青岛等地的拼布生产经营单位的设计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