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纺织纱线分省市产量变化
全国纺织纱线总产量从2008年2134.34万吨改变至2010年2716.91万吨,增加27.29%;其中名列前茅的山东省从619.41万吨改变至731.01万吨,增加18.02%;江苏省从378.87万吨改变至434.58万吨,增加14.70%;河南省从305.20万吨改变至399.88万吨,增加31.02%;浙江省从163.57万吨改变至214.87万吨,增加31.36%;福建省从123.09万吨改变至184.18万吨,增加49.63%;湖北省从126.11万吨改变至169.58万吨,增加34.46%;河北省从95.67万吨改变至123.91万吨,增加29.52%;湖南省从51.64万吨改变至78.53万吨,增加52.08%;江西省从44.56万吨改变至74.68万吨,增加67.57%;四川省从36.60万吨改变至70.81万吨,增加93.45%;上述10大省市产量合计从1944.72万吨改变至2482.02万吨,增加27.63%,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从2008年的91.12%改变至2010年的91.35%。由此可见,全国主要省市纺织纱线产量近几年发展状况较好。
表1 纺织纱线2008-2010年之间分省市产量变化(万吨)
序号 |
地区 |
2008.1-12 |
2009.1-12 |
2010.1-12 |
比2008年 |
占全国(%) |
|
全国 |
2134.34 |
2388.70 |
2716.91 |
27.29% |
100.00% |
1 |
山东省 |
619.41 |
670.30 |
731.01 |
18.02% |
26.91% |
2 |
江苏省 |
378.87 |
401.93 |
434.58 |
14.70% |
16.00% |
3 |
河南省 |
305.20 |
340.45 |
399.88 |
31.02% |
14.72% |
4 |
浙江省 |
163.57 |
195.62 |
214.87 |
31.36% |
7.91% |
5 |
福建省 |
123.09 |
158.04 |
184.18 |
49.63% |
6.78% |
6 |
湖北省 |
126.11 |
149.36 |
169.58 |
34.46% |
6.24% |
7 |
河北省 |
95.67 |
105.09 |
123.91 |
29.52% |
4.56% |
8 |
湖南省 |
51.64 |
64.37 |
78.53 |
52.08% |
2.89% |
9 |
江西省 |
44.56 |
62.02 |
74.68 |
67.57% |
2.75% |
10 |
四川省 |
36.60 |
48.31 |
70.81 |
93.45% |
2.61% |
|
合计 |
1944.72 |
2195.49 |
2482.02 |
27.63% |
91.35% |
|
占全国(%) |
91.12% |
91.91% |
91.35% |
|
|
2 纱线企业平均规模变化情况
从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情况看,纱线行业企业平均产值从2008年的8504万元改变至2010年的9774万元,增加14.93%;企业平均资产从6112万元改变至6326万元,增加3.50%;企业平均主营收入从8196万元改变至9660万元,增加17.86%;企业平均利润从317.57万元改变至486.55万元,增加53.21%;企业平均出口交货值从943万元改变至840万元,减少11.00%;企业平均人数从239人改变至198人,减少16.92%。由此可见,纱线行业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平均规模有所变化,行业的发展势头较为健康。
表2 纱线行业2008-2010年企业平均规模变化
年月 |
企业平均产值 |
企业平均资产 |
企业平均主营收入 |
企业平均利润 |
企业平均出口交货值 |
企业平均人数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人) |
2008.1-12 |
8504.17 |
6111.65 |
8196.24 |
317.57 |
943.43 |
239 |
2009.1-12 |
8058.43 |
5824.19 |
7864.10 |
310.84 |
706.20 |
203 |
2010.1-12 |
9773.91 |
6325.61 |
9660.15 |
486.55 |
839.65 |
198 |
3 纱线行业人均规模变化情况
从行业人均规模的变化情况看,纱线行业人均产值从2008年的35.60万元改变至2010年的49.24万元,增加38.34%;行业人均资产从25.58万元改变至31.87万元,增加24.58%;行业人均主营收入从34.31万元改变至48.67万元,增加41.86%;行业人均利润从1.33万元改变至2.45万元,增加84.41%;行业人均出口交货值从3.95万元改变至4.23万元,增加7.13%。由此可见,纱线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行业人均规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较好。
表3 纱线行业2008-2010年人均规模变化
年月 |
人均产值 |
人均资产 |
人均主营收入 |
人均利润 |
人均出口交货值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2008.1-12 |
35.60 |
25.58 |
34.31 |
1.33 |
3.95 |
2009.1-12 |
39.77 |
28.74 |
38.81 |
1.53 |
3.48 |
2010.1-12 |
49.24 |
31.87 |
48.67 |
2.45 |
4.23 |
4 纱线行业产销衔接和资产运转情况
从产销衔接情况看,纱线行业产销率从2008年的98.07%改变至2010年的98.37%,表明产销率较为稳定,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收入/应收帐款净额)从15.18次改变至18.15次,应收帐款运转周期(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从23.72天改变至19.83天,应收帐款周转次数越多,或者应收帐款周转天数越少,表明该行业实现利润的通道越加通畅。
从资产运转情况看,纱线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资产合计)从2008年1.34次改变至2010年1.53次,总资产运转周期(360天/总资产周转率)从268天改变至236天;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流动资产净值余额)从2.77次改变至2.94次,流动资产运转周期(360天/流动资产周转率)从130天改变至122天,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者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纱线行业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61.17%改变至2010年56.64%,表明企业的财务政策较为稳健;净资产收益率从13.38%改变至17.74%,显示企业盈利能力较好。由此可见,该行业产品销售正常,产销衔接情况良好,资产运转效率较高,资产质量较好。
表4 纱线行业2008-2010年产销衔接和资产运转变化
年月 |
产销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应收帐款运转周期 |
总资产周转率 |
总资产运转周期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流动资产运转周期 |
资产负债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
% |
次 |
天 |
次 |
天 |
次 |
天 |
% |
% |
2008.1-12 |
98.07 |
15.18 |
23.72 |
1.34 |
268 |
2.77 |
130 |
61.17 |
13.38 |
2009.1-12 |
98.07 |
14.80 |
24.32 |
1.35 |
267 |
2.79 |
129 |
57.55 |
12.57 |
2010.1-12 |
98.37 |
18.15 |
19.83 |
1.53 |
236 |
2.94 |
122 |
56.64 |
17.74 |
5 纱线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
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看,纱线行业毛利率从2008年9.59%改变为2010年10.40%,显示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变化,由于三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从6.74%改变至4.50%,致使利润率从3.87%改变至5.04%,显示盈利水平有所变动,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名义利润率从2.85%改变至5.90%;库存比率从6.25%改变至4.41%,表明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出口比例从11.31%改变至8.73%,表明国内外需求正常;全行业亏损面从15.90%改变至8.55%,表明企业亏损状况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纱线行业近几年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苦练内功,努力降低期间费用,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启动国内需求,终于获得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表5 纱线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
年月 |
毛利率 |
三费比率 |
利润率 |
非经常损益率 |
库存比例 |
出口比例 |
亏损面 |
2008.1-12 |
9.59 |
6.74 |
3.87 |
-1.02 |
6.25 |
11.31 |
15.90 |
2009.1-12 |
9.80 |
4.72 |
3.95 |
1.13 |
5.96 |
8.94 |
14.79 |
2010.1-12 |
10.40 |
4.50 |
5.04 |
0.87 |
4.41 |
8.73 |
8.55 |
6 棉纱产量产值变化情况
我国的棉纱产量从2008年1666.69万吨改变至2010年2069.58万吨,增加24.17%;棉纱工业总产值从5130.2亿元改变至6789.4亿元,增加32.34%;棉纱单产值(棉纱工业总产值/棉纱产量)从30781元/吨改变至32806元/吨,增加6.58%;显示棉纱产量和产值平衡发展,表明我国棉纱产品竞争力较强,单产值的变化体现了产品档次和市场环境的综合变化。
表6 棉纱2008-2010年进出口额变化(亿美元)
年月 |
棉纱产量 |
工业总产值 |
棉纱单产值 |
|
万吨 |
万元 |
元/吨 |
2008 |
1666.69 |
51301695 |
30781 |
2009 |
1843.40 |
53340137 |
28936 |
2010 |
2069.58 |
67893739 |
32806 |
7 纱线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
从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情况看,纱线全行业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2008年1.98倍改变至2010年2.29倍,其中国有企业从1.68倍改变至1.87倍,非国有企业从2.04倍改变至2.37倍,流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从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变化情况看,纱线全行业从2008年0.96倍改变至2010年1.43倍,其中国有企业从0.75倍改变至1.16倍;非国有企业从1.01倍改变至1.48倍,速动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
从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看,纱线全行业从2008年0.48倍改变至2010年0.93倍,其中国有企业从0.41倍改变至0.83倍,非国有企业从0.489倍改变至0.951倍,现金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有保障。由此可见,该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较好,表明资产质量较为优化,显示企业竞争能力得以保持。
表7 纱线行业2008-2010年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倍)
年月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现金比率 | ||||||
|
全体 |
国有 |
非国有 |
全体 |
国有 |
非国有 |
全体 |
国有 |
非国有 |
2008.1-12 |
1.98 |
1.68 |
2.04 |
0.96 |
0.75 |
1.01 |
0.48 |
0.41 |
0.49 |
2009.1-12 |
2.11 |
1.72 |
2.18 |
1.08 |
0.87 |
1.12 |
0.55 |
0.52 |
0.55 |
2010.1-12 |
2.29 |
1.87 |
2.37 |
1.43 |
1.16 |
1.48 |
0.93 |
0.83 |
0.95 |
8 纱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纱线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从2008年812.16亿元改变至2010年1096.67亿元,同比增加35.03%;当年施工项目数从2739个改变至3088个,同比增加12.74%;其中新开工项目数从1749个改变至2242个,同比增加28.19%;截至当年底为止,已实现竣工项目数从1397个改变至1839个,同比增加31.64%,表明该行业投资项目进展状况较好。
表8 纱线行业2008-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年月 |
实际完成投资 |
施工项目数 |
新开工项目数 |
竣工项目数 |
|
(万元) |
(个) |
(个) |
(个) |
2008.1-12 |
8121589 |
2739 |
1749 |
1397 |
2009.1-12 |
9120997 |
2985 |
2161 |
1897 |
2010.1-12 |
10966731 |
3088 |
2242 |
1839 |
同比(%) |
35.03 |
12.74 |
28.19 |
31.64 |
综上所述,纱线行业近几年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为国家财政、经济、出口和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资产质量有所改善,资本运作效率和偿债能力有所提高,在优质产能增加的同时,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的发展较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