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针织服装分省市产量变化
全国针织服装总产量从2008年1253201万件改变至2010年1641695万件,增加31.00%;其中名列前茅的广东省从300041万件改变至440695万件,增加46.88%;浙江省从227891万件改变至278690万件,增加22.29%;山东省从197037万件改变至267160万件,增加35.59%;福建省从78349万件改变至173844万件,增加121.88%;江苏省从138231万件改变至171265万件,增加23.90%;江西省从56399万件改变至75615万件,增加34.07%;河南省从22775万件改变至36761万件,增加61.41%;上海市从22009万件改变至33406万件,增加51.78%;河北省从18864万件改变至32581万件,增加72.72%;辽宁省从9290万件改变至30419万件,增加227.43%;上述10大省市产量合计从1070886万件改变至1540437万件,增加43.85%,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从2008年的85.45%改变至2010年的93.83%。由此可见,全国主要省市针织服装产量近几年发展状况较好。
表1 针织服装2008-2010年之间分省市产量变化(万件)
序号 |
地区 |
2008.1-12 |
2009.1-12 |
2010.1-12 |
比2008年 |
占全国(%) |
|
全国 |
1253201 |
1386801 |
1641695 |
31.00% |
100.00% |
1 |
广东省 |
300041 |
360726 |
440695 |
46.88% |
26.84% |
2 |
浙江省 |
227891 |
248104 |
278690 |
22.29% |
16.98% |
3 |
山东省 |
197037 |
219944 |
267160 |
35.59% |
16.27% |
4 |
福建省 |
78349 |
145862 |
173844 |
121.88% |
10.59% |
5 |
江苏省 |
138231 |
148098 |
171265 |
23.90% |
10.43% |
6 |
江西省 |
56399 |
69690 |
75615 |
34.07% |
4.61% |
7 |
河南省 |
22775 |
24278 |
36761 |
61.41% |
2.24% |
8 |
上海市 |
22009 |
18438 |
33406 |
51.78% |
2.03% |
9 |
河北省 |
18864 |
25581 |
32581 |
72.72% |
1.98% |
10 |
辽宁省 |
9290 |
12301 |
30419 |
227.43% |
1.85% |
|
合计 |
1070886 |
1273020 |
1540437 |
43.85% |
93.83% |
|
占全国(%) |
85.45% |
91.80% |
93.83% |
|
|
2 针织品企业平均规模变化情况
从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情况看,针织品行业企业平均产值从2008年的5084万元改变至2010年的5931万元,增加16.67%;企业平均资产从3401万元改变至3931万元,增加15.59%;企业平均主营收入从4882万元改变至5644万元,增加15.62%;企业平均利润从178.99万元改变至250.52万元,增加39.97%;企业平均出口交货值从1966万元改变至2015万元,增加2.50%;企业平均人数从190人改变至174人,减少8.59%。由此可见,针织品行业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平均规模有所变化,行业的发展势头较为健康。
表2 针织品行业2008-2010年企业平均规模变化
年月 |
企业平均产值 |
企业平均资产 |
企业平均主营收入 |
企业平均利润 |
企业平均出口交货值 |
企业平均人数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人) |
2008.1-12 |
5083.61 |
3400.88 |
4881.78 |
178.99 |
1965.78 |
190 |
2009.1-12 |
4919.06 |
3385.23 |
4695.33 |
174.68 |
1733.99 |
173 |
2010.1-12 |
5930.84 |
3931.22 |
5644.30 |
250.52 |
2015.02 |
174 |
3 针织品行业人均规模变化情况
从行业人均规模的变化情况看,针织品行业人均产值从2008年的26.75万元改变至2010年的34.14万元,增加27.62%;行业人均资产从17.90万元改变至22.63万元,增加26.45%;行业人均主营收入从25.69万元改变至32.49万元,增加26.48%;行业人均利润从0.94万元改变至1.44万元,增加53.11%;行业人均出口交货值从10.34万元改变至11.60万元,增加12.13%。由此可见,针织品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行业人均规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较好。
表3 针织品行业2008-2010年人均规模变化
年月 |
人均产值 |
人均资产 |
人均主营收入 |
人均利润 |
人均出口交货值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2008.1-12 |
26.75 |
17.90 |
25.69 |
0.94 |
10.34 |
2009.1-12 |
28.38 |
19.53 |
27.09 |
1.01 |
10.00 |
2010.1-12 |
34.14 |
22.63 |
32.49 |
1.44 |
11.60 |
4 针织品行业产销衔接和资产运转情况
从产销衔接情况看,针织品行业产销率从2008年的98.39%改变至2010年的97.02%,表明产销率较为稳定,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收入/应收帐款净额)从10.31次改变至10.25次,应收帐款运转周期(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从34.90天改变至35.12天,应收帐款周转次数越多,或者应收帐款周转天数越少,表明该行业实现利润的通道越加通畅。
从资产运转情况看,针织品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资产合计)从2008年1.44次改变至2010年1.44次,总资产运转周期(360天/总资产周转率)从251天改变至251天;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流动资产净值余额)从2.59次改变至2.47次,流动资产运转周期(360天/流动资产周转率)从139天改变至146天,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者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针织品行业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56.58%改变至2010年55.57%,表明企业的财务政策较为稳健;净资产收益率从12.12%改变至14.34%,显示企业盈利能力较好。由此可见,该行业产品销售正常,产销衔接情况良好,资产运转效率较高,资产质量较好。
表4 针织品行业2008-2010年产销衔接和资产运转变化
年月 |
产销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应收帐款运转周期 |
总资产周转率 |
总资产运转周期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流动资产运转周期 |
资产负债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
% |
次 |
天 |
次 |
天 |
次 |
天 |
% |
% |
2008.1-12 |
98.39 |
10.31 |
34.90 |
1.44 |
251 |
2.59 |
139 |
56.58 |
12.12 |
2009.1-12 |
97.41 |
9.94 |
36.22 |
1.39 |
260 |
2.54 |
142 |
54.96 |
11.46 |
2010.1-12 |
97.02 |
10.25 |
35.12 |
1.44 |
251 |
2.47 |
146 |
55.57 |
14.34 |
5 针织品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
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看,针织品行业毛利率从2008年11.78%改变为2010年12.20%,显示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变化,由于三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从7.48%改变至6.41%,致使利润率从3.67%改变至4.44%,显示盈利水平有所变动,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名义利润率从4.31%改变至5.79%;库存比率从5.64%改变至4.35%,表明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出口比例从39.30%改变至35.02%,表明国内外需求正常;全行业亏损面从16.07%改变至12.01%,表明企业亏损状况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针织品行业近几年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苦练内功,努力降低期间费用,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启动国内需求,终于获得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表5 针织品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
年月 |
毛利率 |
三费比率 |
利润率 |
非经常损益率 |
库存比例 |
出口比例 |
亏损面 |
2008.1-12 |
11.78 |
7.48 |
3.67 |
0.64 |
5.64 |
39.30 |
16.07 |
2009.1-12 |
11.52 |
6.50 |
3.72 |
1.30 |
5.68 |
36.19 |
16.93 |
2010.1-12 |
12.20 |
6.41 |
4.44 |
1.35 |
4.35 |
35.02 |
12.01 |
6 针织品及服装进出口变化
我国的针织品服装出口额从2008年669.45亿美元改变至2010年753.82亿美元,增加12.60%;其中针织品出口额从63.61亿美元改变至86.68亿美元,增加36.26%;针织服装出口额从605.83亿美元改变至667.14亿美元,增加10.12%;在进口方面,我国针织品服装进口额从31.65亿美元改变至31.60亿美元,减少0.15%;其中针织品进口额从23.12亿美元改变至23.45亿美元,增加1.44%;针织服装进口额从8.53亿美元改变至8.16亿美元,减少4.45%;显示针织纺织品服装出口远高于进口,顺差明显,表明我国针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
从单位产品所拥有的工业产值变化情况看,我国针织服装单产值从2008年32.32元/件改变为2010年35.90元/件,增加11.08%;显示针织服装单产值有所波动,体现了产品档次和市场环境的综合变化。
表6 针织品及服装2008-2010年进出口额变化(亿美元)
|
出口 |
进口 |
针织服装 |
工业总产值 |
单产值 | ||||
年月 |
针织品服装 |
针织品 |
针织服装 |
针织品服装 |
针织品 |
针织服装 |
万件 |
万元 |
元/件 |
2008 |
669.45 |
63.61 |
605.83 |
31.65 |
23.12 |
8.53 |
1253201 |
40505072 |
32.32 |
2009 |
601.85 |
64.22 |
537.63 |
27.71 |
21.37 |
6.33 |
1386801 |
47431820 |
34.20 |
2010 |
753.82 |
86.68 |
667.14 |
31.60 |
23.45 |
8.16 |
1641695 |
58942872 |
35.90 |
7 针织品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
从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情况看,针织品全行业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2008年2.45倍改变至2010年2.61倍,其中国有企业从1.97倍改变至2.11倍,非国有企业从2.50倍改变至2.66倍,流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从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变化情况看,针织品全行业从2008年1.39倍改变至2010年1.77倍,其中国有企业从0.68倍改变至1.07倍;非国有企业从1.46倍改变至1.83倍,速动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
从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看,针织品全行业从2008年0.56倍改变至2010年0.92倍,其中国有企业从0.10倍改变至0.48倍,非国有企业从0.602倍改变至0.958倍,现金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有保障。由此可见,该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较好,表明资产质量较为优化,显示企业竞争能力得以保持。
表7 针织品行业2008-2010年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倍)
年月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现金比率 | ||||||
|
全体 |
国有 |
非国有 |
全体 |
国有 |
非国有 |
全体 |
国有 |
非国有 |
2008.1-12 |
2.45 |
1.97 |
2.50 |
1.39 |
0.68 |
1.46 |
0.56 |
0.10 |
0.60 |
2009.1-12 |
2.48 |
2.01 |
2.52 |
1.41 |
0.68 |
1.47 |
0.55 |
0.09 |
0.59 |
2010.1-12 |
2.61 |
2.11 |
2.66 |
1.77 |
1.07 |
1.83 |
0.92 |
0.48 |
0.96 |
8 针织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针织品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从2008年233.67亿元改变至2010年351.63亿元,同比增加50.48%;当年施工项目数从1048个改变至1183个,同比增加12.88%;其中新开工项目数从670个改变至810个,同比增加20.90%;截至当年底为止,已实现竣工项目数从517个改变至836个,同比增加61.70%,表明该行业投资项目进展状况较好。
表8 针织品行业2008-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年月 |
实际完成投资 |
施工项目数 |
新开工项目数 |
竣工项目数 |
|
(万元) |
(个) |
(个) |
(个) |
2008.1-12 |
2336701 |
1048 |
670 |
517 |
2009.1-12 |
2901604 |
1134 |
779 |
751 |
2010.1-12 |
3516339 |
1183 |
810 |
836 |
同比(%) |
50.48 |
12.88 |
20.90 |
61.70 |
综上所述,针织品行业近几年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为国家财政、经济、出口和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资产质量有所改善,资本运作效率和偿债能力有所提高,在优质产能增加的同时,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的发展较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