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界发展有多快,我们总还是得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世界,对待中国的专业服装展会亦是如此。当面对一个个大体量的“巨无霸”展会时,人们给予它们的更多是鼓励与夸奖,但为了实现“中国的纺织服装强国之梦”,我们的视角却要在热血澎湃之后,变得更加理性,甚至带着些许的批判性。因为,本土展会的确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而本土企业也需要为自己量身制作展会“私房菜”。
到底为何而来
“在品牌商看来,他们更看重的是交易,更重视的是来洽谈业务的买家,看重的是服交会这个平台最后的交易量。所以才会有拒绝媒体拍照的胆识。是的,我们没办法去谴责他们的宣传意识薄弱,因为中国服饰市场庞大,即使没有媒体的宣传,他们也能占据一定市场。”一位记者在深圳服交会的采访感言中如此写道。
尽管如今的各专业服装展会的主办方都千方百计将自身打造成为无所不能的平台,并且“平台”二字之前的定语修饰也越来越长,但掏出真金白银,踊跃参展,甚至十几年一直与某个展会一路同行的参展商们,却才是那些真正切中展会要害的高人。
作为第18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0)的参展商,杭州杰施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创意总监施杰有着多重的角色:设计师出身,日常运营杰施这个设计师品牌。“品牌今年会向纵向延伸,既延续品牌的高端定位,同时开发品牌的低端市场,”施杰认为低端不等于低档,纵向延伸品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需求。对于设计师品牌与贸易展会的结合,施杰看得更加透彻,“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我考虑的主要还是客户群在哪里,如何去对接我的客户群。品牌需要去培育,需要定位精确,尤其是对高端品牌来说,无论是产品还是风格,对客户群、传播渠道的选择,都要讲究精确。在CHIC2010上,我主要展示一些高端的个人系列,纯做买手制,掌握好跟客群的对接”。
继“多彩战略”之后,米皇羊绒又开启了“设计师战略”时代,特别是与近来风头正劲的金顶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祁刚的合作,让米皇的羊绒产品有了颠覆传统的超脱与灵动。今年,对于米皇羊绒来说,同样是品牌提升的一年。该公司董事长吴金海对记者说:“2003年我们参加过一次CHIC,那时候的米皇,目的单纯,就是要招商。六七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亮相CHIC2010时,却是为了提升品牌,巩固阵地。2003年,我们的展位只有68平方米,而2010公司的参展面积则是270平方米,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使米皇品牌向更高的领域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