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次针织行业的重要会议上,有专家指出:“在这个新的时代,量的增长不再是重点,我们追求的是质的提升。”正如许多行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行业并不像表面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完美,许多困难隐身在增长数据之下,下半年的走势并不轻松。上半年的增长更多来自外商的补库,这种补库行为能延续多长时间是显而易见的,下半年的机遇与挑战分量旗鼓相当。
为了反映针织企业的一线状况,也了解一下企业家眼中的宏观环境,日前,记者采访了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增利。
元首针织的发展样本
记者:近10年来,纺织服装产业在我国经历了大调整、大重组、大起大落、大浪淘沙的过程,有的关门停业 ,有的破产等等。这方面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很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10年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规模翻了两番,今后无论是从国家《调整振兴纺织工业规划》的制定出台来看,还是从我国纺织服装的产业实力来看,该产业的发展仍然向着在坚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加速促进产业升级,向可持续的发展趋势迈进。结合元首针织的发展,您有什么重要的启迪?
温增利:10年间,济南元首针织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危机中求生存,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之道。元首针织原为济南针织厂,1995年作为济南市30家改制企业之一,由全资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定名为“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看似“名字”起得很大,而当时也就只能算得上一个中小企业而已,1996年前在济南市纺织行业17户县团级企业中排名靠后,经过1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元首针织产值、利税增长了2倍,10年没有出现过一次年度亏损,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成为全国同行业十强品牌。
记者:元首针织为什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竞争中得到发展?
温增利: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元首针织制定了“大三角”发展战略,即做强补贸,做大内贸,做活商贸。经过5年多努力,补偿贸易的技术管理基础进一步得到增强,内贸的总量已超过补贸并且效益良好,商贸资源达到了满负荷开发,实践证明大三角战略的实际是稳定生存战略,是改革创新战略。通过这一战略实施,元首针织奠定了稳步发展、稳中求进的基础。
坚持以主业为主、多路并进的协调发展布局。元首针织在企业内部实施了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创新,由原来的工厂制改为事业部制,将30多个行政管理处室和社会职能部门撤减,建立了以市场为龙头的三个事业部,完善了考核事业部经营效益指标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事业部体制的建立激活了企业内部的资源,增强了责任心和创新能力。
坚持采取长远谋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近10年来,元首除了每年为国家尽3000多万元的纳税义务外,还向慈善、体育、灾区等捐助钱物1000多万元。此外,必须注重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福利的增长。近年来,元首每年3~5月份利用每周1~2天时间对班组长骨干进行技术、管理培训,每年选派10~20名管理技术人员赴日本研修。
记者:您认为,元首针织发展的生动经验是什么,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温增利:从元首针织近10年走过来的路子可以归纳出四条经验:第一,必须依托主业谋生存,特别是传统老企业进行改革一定要以主业为基础,如果脱离主业搞改革也就没有改革发展的意义。济南市部分企业的经验教训可以证明,凡脱离主业搞改革的企业走出来的没有几家。第二,善于紧跟市场多路求生,“不能一条路走到黑”,善谋则胜,善变则赢。当初元首选择事业部体制时也受到了合作客户的抵制,但为企业生存发展必须谋变求存,必须开拓新的市场。第三,企业必须要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不能单靠OEM维持,金融危机中江浙、广东、上海等地区许多企业关门停业,主要原因就是只靠一两个客户做加工,一旦客户有了风险企业根本没有继续生存的能力。第四,企业必须不失时机地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特别是像纺织服装产业这类竞争性行业,表面看是市场竞争,而实际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或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以“新、奇、优、特”产品占领市场,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复兴济南纺织的现实条件
记者:山东济南在中国纺织产业的版图上,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如何重塑济南纺织品牌,重构纺织织造基地?
温增利:济南市纺织服装产业曾经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近10年间,行业产值利税曾占到全市的1/4,从业人数达到近8万多人。该行业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就是以济南纺织印染发展史为背景创作的,因此,济南纺织产业是一支管理技术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的大产业。在今年济南市第十四届三次人代会上,济南市市长张建国提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这一要求既对我市工业发展提出了紧迫的任务,也提出了长远的战略规划。
我认为,所谓的产业体系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系统、优势突出、符合济南市工业发展基础和实际的规划布局,在这样的布局中,要有支柱、龙头、高新技术、传统等产业作为支撑要素。
什么是支柱产业呢?就是产值利税大、抗风险能力强,一般指资源性行业的产业;什么是龙头产业?就是行业产业链完整并能拉动整条产业链发展的企业,一般是指最终产品产业;什么是新技术产业?就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产业;什么是传统产业?就是有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历史悠久,文化深远的产业。在以上这个产业体系中,纺织服装产业位置应该既属于龙头产业,也属于传统产业,产业内部结构最紧密,它的产业链最完整,所以我市应该重视和研究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向和规划。
记者:济南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良好机遇?
温增利:一是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将纺织服装产业列入第三位,对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重点和政策。二是济南有着丰厚的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资源,如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等等。三是元首针织作为优势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具备了做强做大的基础,如市政府再给予一定支持和协调,元首针织定能发挥龙头拉动作用。四是有政策机遇,华诚元首集团移交地方时,中央财政给予了一定支持政策,最近济南市政府为支持企业的改革发展又下发了2010年3号文件,首先对济南市的纺织服装产业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五是济南市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许多纺织服装企业的下岗职工要求就业,有许多应届毕业生、农民工也争取就业岗位。六是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发展优势,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总之,纺织服装产业是一个永恒不衰、竞争力强、创造财富快的产业,我们相信,在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有济南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支持,抓住机遇,济南的纺织服装产业定能重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