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为提高全球人口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自2008年当选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主席后,哈里特·纳林先生致力于加强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积极促成了中国加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和本次上海年会的召开。
    在会议期间,本报记者就世界和中国纺织业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哈里特·纳林先生。他开朗的性格、坦诚的话语使人如沐春风;而他反驳“中国威胁论”,主张建立世界纺织工业利益共同体,促进各国纺织业合作共赢的见解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界应正视中国的成长
    记者: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年会一向被业界视为全球纺织业内最重要的年度聚会。中国去年正式加入ITMF,今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以会员身份承办了本届上海年会。请您谈谈什么原因使ITMF决定把这次大会放在中国举办?
    哈里特·纳林: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因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纺织品对他们造成了威胁。而我认为中国的成长就像一个小女孩成长为少女的过程,随着她的必然成长,世界的眼光和思维也必然要跟着改变。过去有人认为阻止中国加入ITMF是个好主意,但我不这么认为。去年我当选为ITMF主席后,ITMF和我都觉得到了该吸收中国加入这个大家庭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候作出合适的决定,不是吗?
    中国是一个纺织制造大国,在上海召开本届年会,能够吸引大批纺织产业链上的会员积极参与。同时我也相信中国人民,相信今后中国纺织行业会做得更好。
    加强交流沟通是ITMF的宗旨
    记者:这是否体现了您作为ITMF主席所主张的组织宗旨?
    哈里特·纳林:正如我在今天大会开幕致辞中说的,我希望成员间能加强了解和交流,共创美好未来。这也是ITMF的主要工作之一。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喜欢才会成为朋友,正如现在你和我一样。大家都成为朋友,这就是简单的生活。
    作为ITMF主席,我不仅会在世界各地作发言和处理事务,而且更多地是要增加大家的交流机会。比如这次年会现场就会聚了政治家、经济学家、行业代表以及银行、法律等各界人士,大家在这里相互认识,彼此间交换信息,加强沟通交流,分享更多时间,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美好生活来自于合作与共赢
    记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纺织业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哈里特·纳林:纺织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我们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是要做生意,而是要为世界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为此我主张,我们要尊重彼此的生产市场和政府政策,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满足全球需求。
    现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该更好地生存发展。我在1981年时曾到过上海,当时从机场和我一起入关的外国旅客很少,道路没有这么宽,汽车没有这么多,高级酒店也很少,而如今上海已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了。这说明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中国的发展模式已被很多发展中国家所复制,而中国也在学习欧美的一些模式。我认为不应把一些弱小的国家挤出世界经济,也不应因为政治原因而阻挠一些国家应有的发展。因此我也希望ITMF的成员们在这里表达真实的想法,为提高全球人口的生活质量而非某一个工厂或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记者:您如何认识本届年会的产业结构调整主题?
    哈里特·纳林: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世界纺织行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正在经历一个困难的时期,产业结构也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此外,纺织行业不是各国唯一赖以生存和依靠的产业。相比纺织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来说,有很多富于活力的新产业。制造业要为经济服务,就要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在日益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保持健康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