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资讯

美国棉花公司:服装价格上涨,美国消费者是否买单?


  消费者正面临生活各方面成本上升的压力,从食品,汽油到个人健康。目前,15年以来第一次,源于原材料成本上涨,零售市场服装价格有可能提高。根据A指数的数据,世界棉花价格从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上升了150%。不过,棉花并非唯一在过去数月中价格节节攀升的纤维。聚酯纤维价格走势和棉花价格走势类似,自去年8月以后也上涨了60%。过去15年以来,由于采购成本下降,服装价格一直走低。2010年美国的服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1995年下降12.4%。但由于近期各种纤维价格上涨,十数年以来第一次,服装价格很可能在2011年出现明显增长。

  由于收入有限,消费者面临如何分配可支配收入用于需要和希望购买的商品。较高的服装零售价格可能影响消费者服装支出,较高的必需品价格,例如食品和能源,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服装的能力。美国消费者面对服装零售价格上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关于消费者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有些研究。美国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调查(Lifestyle Monitor™)数据显示,消费者不愿牺牲质量和产品使用寿命来购买价格较低产品。

  消费者惯性

  美国消费者继续面临迟滞不前的收入和萎靡不振的经济前景。相应地,他们也节衣缩食,更多储蓄。为追求服装消费性价比最大化,消费者转变服装消费场所,从平价商店,折扣商店购买更多服装,并通过多种零售渠道购买的方式节省支出。更多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或者在不同服装商店比较价格,并使用商店优惠券或等待打折购买。3年前,NCH市场咨询公司调查的受访者中,仅64%称他们定期使用优惠券。随着储蓄率从经济衰退前的不到2%,攀升到2010年接近6%,受访者中指出自己定期使用优惠券的比例也提高到78%。过去10年中,消费者在打折时购买服装的百分比也从2001年的67%上升到2011年的78%。在此期间,随着折扣力度日益加大,消费者习惯于期望低价和打折出现。相对地,零售商不得不在销售策略上依赖定价。

  期待优质产品

  根据美国棉花公司零售调查(Retail Monitor™)的调查,零售服装中74%是棉制品。零售商提供如此之多棉制品的原因是,消费者喜爱它。消费者认为棉制品舒适柔软,优质耐穿。无论他们在哪里消费,质量是购买决定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实际上,91%消费者认为质量对购买服装是重要的,75%消费者认为天然纤维比合成纤维质量好。他们考虑质量,也希望价格实惠,这两个因素对消费者同样重要。

  研究表明,一些零售商想通过转变服装成份来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这些转变可能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产品的手感,穿着感和水洗后质量。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称,若他们最喜欢的棉制品,例如牛仔,T恤中的棉被合成纤维替代,他们将会感到不满。如果价格上涨在所难免,消费者愿意在T恤平均价格基础上多支付25%,在牛仔平均价格基础上多支付20%,以确保喜爱的服装依然以棉为主。例如,消费者称他们购买上一件T恤平均价格是9.56美元,表示愿意为同一件T恤多支付2.42美元。同理,消费者购买上一条牛仔裤平均价格是27.35美元,表示愿意为同一条牛仔裤多支付5.43美元。

  零售环节调控价格压力

  尽管消费者转变购买习惯,他们仍期待购买产品质量上乘。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满意,他们很可能转向其他地方或品牌去消费。因此,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压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不影响品牌形象,这个方法能降低的成本是有限的。消费者称他们愿意为保持那些一直以棉为主产品质量而支付更高价格。把产品质量和提升品牌联系在一起的策略可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减少单纯转嫁生产成本到消费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考虑是否改变服装成份时需记得的另一要素是,棉花价格变动是周期性的。今年创纪录的高棉价激励棉农多种棉花,迎来明年秋季棉花大丰收。随着棉花供应增加,可预计棉花价格走低,这表示目前来自棉价压力终将缓解。考虑到棉价松动,短期转变影响到品牌长期形象的策略可能不利于发展。尽管零售商有理由提高价格,然而,不应忘记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促成购买因素,消费者始终追求性价比最大化。

  调查报告说明:美国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调查(Lifestyle Monitor™)是每月在线调查美国消费者有关服饰,时尚,家居,纤维偏好及其它话题的态度和行为。每年6,000名消费者参与调查,60%为女性,40%为男性,年龄在13至70岁之间,代表美国人口不同种族,收入阶层,教育水平和地域分布。美国棉花公司的零售调查(Retail Monitor™)是由全美平价商店,连锁店,商场和专卖店进行的纺织品季度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消费者对产品品类,品牌,服饰面料成份,服饰面料结构,价格,产地和产品特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