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资讯

全球商品动荡 美棉郑棉联袂回调

  近期,棉花市场价格呈现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走势。在美元量化宽松、爱尔兰债务危机、国内通胀和收紧流动性预期的共同影响下,本月中下旬国内商品市场多以大幅下跌为主。本轮棉花市场的调整表现为期货带动现货下跌,目前棉花市场价格正处于下降通道中,现货市场购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籽棉交售进度也明显放缓。
  
  棉花产量调减 交售进度较慢
  
  中储棉上周三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国内产量为636万吨,较去年减少5.5%;中国棉花信息网公布的10月生产调查预计今年产量在639万吨,两家预测机构都对今年国内棉花产量进行了调减。
  
  据中储棉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11月19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是90.9%,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下降6.6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是75.7%,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提高2.2个百分点。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336万吨测算,截至11月19日,全国累计收购皮棉437.8万吨,较过去四年减少70.3万吨;加工皮棉272.8万吨,较过去四年减少73.7万吨;销售皮棉80.9万吨,较过去四年减少68.7万吨。
  
  目前,棉花现货市场整体价格均明显回落。具体来看:24日中国棉花328指数报27288,上周累计下跌2635元/吨;籽棉收购参考价24日回落至5.81元/斤,较本月10日的最高价回落1.25元/斤,折皮棉价格25287元/吨,较最高价回落近5800元/吨。32支纱24日也回落至40400元/吨,较最高价回落2600元/吨。
  
  上涨动力不足 或区间震荡
  
  总体来看,国内10/11年度供需缺口370.1万吨,由于印度出口政策的变数较大,恐怕今年国际市场未必能有足够多的棉花可供进口,国内剩余资源也不足。从整个年度来看,到年度后期,或在6月前后,供需缺口将对棉价带来再次上行的压力。
  
  目前来看,区间震荡或是短期郑棉市场主旋律。
  
  首先,现货收购成本将是棉市强有力的支撑。据笔者统计,从9月下旬开始棉花收购成本就在24000以上,从10月底开始在26000以上,而且由于今年棉花上市晚,以26000以上的价格收购的棉花占比较大。从技术上来看,前期26000的支撑已经跌破,下方24000的支撑力度较26000更强。
  
  其次,棉市上行面临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控压力。近几个月来,面对不断走高的CPI,央行多次采取收紧流动性措施;国务院也出台措施稳定以农产品为主的物价;发改委在全国积极开展调研,采取干预性措施。在此背景下,市场资金较为谨慎,棉花上涨的压力较大。从技术形态来看,K线实体已回落至所有短期均线下方,上涨压力重重。
  
  此外,前期由于期价大跌,现货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作为卖方而言,由于价格回落至成本附近,出货意愿较弱;作为买方而言,价格处于下跌通道中又不愿出手;籽棉收购价格回落之后,农民的售棉意愿减弱,籽棉收购加工进度明显放缓。目前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较差。但参与期货定价的投资者较多,近日郑棉期货的成交量较前期明显放大,经过多空双方激烈博弈后的价格将得到市场的认同,期货价格的企稳或将为现货市场指明方向。从政策调控的角度看,目前的价格相比之前33000的高位已明显回落,且改变了之前棉花市场价格单边上涨的格局,对于棉花市场的调控已有明显成效。由于目前还有32%的籽棉在棉农手中,价格继续下跌,将不利棉农利益;从纺织厂来讲,棉价下跌也会带动纱价走低反而不利。由此预计,在3万以下,政策调控的预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