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中外印染面料查及未来发展趋势系列分析(4)
面料博览会既是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的平台,又是跨国采购和销售的贸易平台,可对世界各地区纺织面料产品的技术创新情况和产品流-ft趋势略见一斑。本刊将陆续刊登从2006中国国际面料及辅44-(春夏)展分析国际纺织科技最新进展和流-fi-趋势的系列文章,文章内容不仅,N-比了我国印染面料与国外的差距,同时也从多方调研及实例中-N测出未来面料的创新发展方向是:原44-多元化、加工生态化、产品功能化。期待我们的文章能够引发企业的思考,同时也欢迎企业给我们来信参与我们的讨论之中。
中国印染面料究竟欠缺什么?
《纺织服装周刊》2006年 26期 记者:张镁
回顾2006春夏面料展,各种新型面料纷纷亮相.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从国内参展商地区比例看,2005年印染布产量分别占全国比例54.94%和14 29%的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占国内总展位数的29%和26%。说明纺织服装业始终是浙江省和江苏省的支柱产业。浙江萧山、吴江盛泽等展团以地方的行业特色留住采购商的视线。上海的纺织服装制造业产能已经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但本次参展热情不减,可见,上海纺织业已经开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产能扩张型增长模式,向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的增长模式转变。
从海外参展商比例看,2005年分别占我国进口面料比例33.99%、17.77%、13.74%、11.92%的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分别占海外总展位数1 5%,16%、10%、8%,仍然把中国大陆地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统领世界纺.织面料发展潮流的意大利也开始向我国市场大举进军。本次博览会,意大利展团占地面积多达700米。,参展商达54家,占海外总展位数54%。
从参展品种看,本届博览会占重头戏的品种仍然是棉(占21%)和化纤(占1 9%);毛麻的比重分别占14%和10%,丝占4%。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博览会功能面料的比重显著增加,占5%.占化纤面料的26 4%。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是世界纺织大国.但不是纺织强国。产量占全球约30%,但在国际竞争中的收益只占全部利润的20%左右。
国内印染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
设备:经过多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大规模技术改造,占我国印染布产量89%以上的东南部地区.印染设备已经有40-50%左右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浙江、福建、广东一带.印染设备有60-70%左右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优势企业硬件完全具备加工国际一流品牌的能力。
服装面料自给率:2000-2004年,我国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已经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一些采用进口坯布、进口染化料、进口设备加工的印染面料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转化水平提高:产品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小样开发,一是大样生产。有些小样开发出的东西,大样生产的质量、性能不见得能通过。目前,发达国家的印染厂大部分向外转移,本国不具备生产能力。有时拿出的样品并没有经过大样试验。我国许多印染企业,有引进的设备和引进的技术人才,产业转化水平较高.不但对市场新品的仿样水平已经从原来三天出小样.五天上批量.七天进市场.进一步提升为三分钟出小样.三天上市场.对尚未产业化的来样,转化水平也非常高。
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
根据国内外30余块涤纶长丝仿毛产品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重量、厚度、组织规格相近的情况下,测试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抗静电性、折皱弹性、熨烫性等6个常规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国内外涤纶仿毛产品的综合服用性能差异不大,甚至某些产品已经达到且超过国外水平,但产品风格仍有不同,印染产品利润空间较低,国内外产品的差距究竟何在呢?
与国外印染产品主要差距
国际竞争力系数差距
国际产品竞争力系数(TC)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国际竞争力系数TC=(某类产品出口值一进口值)/(该类产品产品出口值+进口值)。当TC≥0.8时,说明该产品的竞争力强或具有高比较优势;当0.5≤TC≤0.8时,说明该产品竞争力较强或具较强比较优势:当0≤TC≤0.5时,说明该产品具低比较优势;当-≤0.5≤TC≤0时,说明该产品具有低比较劣势;当-0.8≤TC≤-0.5时,说明该产品高比较劣势。2001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生产快速稳定增长,进口逐年下降,出口迅猛,贸易顺差显著。(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竞争力系数对比情况 见表1)
表1)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竞争力系数对比情况
年度 |
纺织品服装 |
服装 |
纺织制品 |
纺织品 |
纺织面料 |
印染面料 |
纺织纱线 |
2001 | 0.59 | 0.93 | 0.33 | 0.15 | 0.08 | 0.10 | -0.06 |
2002 | 0.62 | 0.94 | 0.40 | 0.22 | 0.19 | 0.26 | -0.06 |
2003 | 0.68 | 0.95 | 0.51 | 0.34 | 0.30 | 0.35 | -0.02 |
2004 | 0.71 | 0.95 | 0.56 | 0.40 | 0.37 | 0.41 | -0.04 |
平均增长率 | 6.37 | 0.71 | 19.28 | 38.67 | 66.61 | 60.05 | --- |
可见从2001年起,我国纺织服装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档次上都有明显进步,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系数以6 37%速度增长。到2004年,纺织服装TC达到0.71,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其中服装TC保持0.9以上,在国际上具有强竞争力和强比较优势:纺织制品TC达到0.5以上,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纺织品、纺织面料和印染面料TC在0.3-0.4之间,竞争优势比较弱。纺织服装五大类产品中.纺织面料增速最快.虽然从2001年以来以竞争力系数以66.61%速度增长,但TC还只是达到0.37,印染面料竞争力平均增速达60.05%.达到0.41.说明我国纺织面料产品水平已经从低档,提升到中低档,并部分替代了进口。但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主要出口竞争力系数对EE情况见表2)
表 2) 主要纺织大类面料国际竞争力系数对比情况
年度 |
棉织物 |
毛织物 |
化纤织物 |
麻织物 |
丝绸织物 |
2001 | 0.24 | -0.46 | -0.03 | 0.57 | 0.58 |
2002 | 0.34 | -0.38 | 0.08 | 0.47 | 0.60 |
2003 | 0.41 | -0.21 | 0.23 | 0.41 | 0.62 |
2004 | 0.41 | -0.10 | 0.36 | 0.43 | 0.67 |
平均增长率 | 19.28 | 68.77 | 110.60 | -8.93 | 4.94 |
随我国纺织工业的迅速增长,五大类纺织面料国际竞争力逐年上升。国际竞争力 较强的产品是丝绸面料和麻纺面料,但所占比重较低。分别占出口面料30%左右和60%左右的棉纺面料和化纤面料,竞争力系数在0.41-0.36之间,属中低档水平。毛纺面料竞争力系数-0.1,属低档水平。从竞争力系数增幅看,化纤>毛>棉>丝绸> 麻。
面料单价差距
单价是衡量产品品牌、技术、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2000年——2005 年,进口印染布数量虽然逐年减少,但平均单价从1.06美元/米增加到1.18美元/米:平均年增速为2.17%;出口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但单价增幅不明显,平均单价从 0.74美元/米增加到0.81美元/米,平均年增速1.82%。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我 国进出口产品平均单价差距最大的是印花产品和混纺面料的印染产品。日、韩进口印花布的平均单价约是国产出口的1.9 - 2.5倍;进口混纺印染布平均单价约是国产 出口的1.6-1.9倍.进口染色布的平均单价约是国产1.2倍。从进出口产品单价对比看,我国染色水平与国外水平接近,印花产品和多组分纤维混纺面料印染产品的差距 较大。(见表3)
印花布:平均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1.9-2.5倍;染色布:平均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1.2倍;混纺印染布:平均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1.6-1.9倍。
从博览会各国高端产品与我国高端产品的单价对比看,差距更加明显。高端棉纤维产品,意大利(普通纱支),单价约20-40美元/米.瑞士(2。0支纱)60-70美 元/米:我国3-4美元/米。高端化纤面料,日本40-60美元/米,德国约40美元/米,韩国20-30美元/米, 台湾3-5美元/米, 我国2-3美元/米。
表 3) 2000 - 2005进出口平均单价对比
|
2000 |
2005 |
平均增速% |
进口(美元/米) |
1.06 | 1.18 | 2.17 |
出口(美元/米) | 0.74 | 0.81 | 1.82 |
相关文章: | |
中外印染面料查及未来发展趋势系列分析(3) | |
中外印染面料查及未来发展趋势系列分析(2) | |
中外印染面料查及未来发展趋势系列分析(1) |